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第2/2页)

可长大后再仔细想,李白的诗写得好,就能证明其施政的才华或政治主张的价值吗?他怀揣的是文才,但遇挫的却是政治道路,怎么能简单地被称为“怀才不遇”呢?即便是仕途受挫,他的诗也是千百年来完全无法被遮蔽,始终大放异彩的啊。

现实中还曾碰到过许多号称“怀才不遇”的长辈们,有些是真的因为历史原因受到重创,而另一些人到中年后,就懒得再四处去遇,主动放弃了。在信息高速流通、管道亲民化的现今,如果还成天把“怀才不遇”挂在嘴边,似乎就有些可笑了。

我认识一位大叔,是人到中年后才“怀才终遇”的。

他原先是一家传统媒体的资深主编,得过国内新闻的最高奖项,有次他无意中把以前写的零散小说片段贴在豆瓣里,被同事鼓励“有写小说天赋”,但当时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时间写整篇作品,就搁置了。后来他换部门,开始做和新媒体相关的项目,经常被新思潮和观点碰撞洗礼,家里又正赶上孩子出国——在疲惫与兴奋相混合的情绪下,创作欲望空前高涨——他居然在极度纷繁忙碌的生活里,挤压睡眠时间,写出来一部完整的关于小留学生生活的小说。

自此以后,他细胞中沉睡了几十年的写作能力,突然迅速调集起来。他几乎每个月就能写完一部长篇,有时还没写完,就有影视公司上门来要改编权,甚至有公司没有抢到版权,就堵在门口要求看他写的下一部的大纲,说只要有两百字以上的大纲,也可以签。不到两年间,他已经出版了十几部正式的文学作品。

他写的那些长篇,情节推进迅速,人物塑造丰满,结构逻辑很强——这些来自他多年媒体生涯历练的文字直觉,而他又比普通作家更精于选题,总能找出既关乎时代热点,又具备一定前瞻性的矛盾来——这些又来自几十年管理业务的精进与积累。

所以不要成天觉得自己还没成功是怀才不遇,不妨掂量一下:

你怀里抱的究竟是璞玉还是顽石?

你一直在守株待兔不遇,还是怀璧自荐而不遇?

遇到岔路口的时候,是不是你自己主动放弃了那些可能的机遇,而选择了更安全稳妥的道路呢?

比如我自己尽管也喜欢写作,但从没想过要申请中文系,那么到了今天,我就没有资格去埋怨自己不认识那些“圈里人”,或抱怨“我写得也不错,怎么人家找她不找我”。

因为当别人选择在十平方米不到的出租屋里每天写作万字的时候,我选择了去出差能住五星级酒店的外企工作;当别人从经理岗位辞职,蹲在家里爬格子,一年出两本推理小说的时候,我选择了从一家公司跳去另一家公司继续做Marketing……当梦想平等地袒露眼前的时候,人生的幸与不幸再没有任何的借口。如果在这样枝繁叶茂的机遇空间里,你依然还在“怀才不遇”,或许只是因为你还没认真上路,更或许是那个“才”还没有真正揣在你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