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衡量价值的必要性(第7/7页)

“成年之后,”他说,“恐惧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我恐惧自己做得不够好,担心自己再无任何价值。我在与他人比较的现实和我的理想之间患上了焦虑症:我应该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像我那些朋友一样;我应该挣更多的钱,像我以前的同事那样。”

“哲学家罗素称这种焦虑为‘忧虑疲劳’,是一种从来发现不了自身优点,而只会去和别人比较的病。”卡特解释说,“人们之所以会患上这种病,是因为时代日新月异,社会和媒体都在宣扬一种相互比较的思想。这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去和别人进行比较。想想看:100年前,一个铁匠只会把他打造的器具和村庄里另一个铁匠的进行比较。可现在,我们这些铁匠要拿自己的手艺和全世界这个大村落的铁匠们相比较。”

“这种互相攀比的竞争环境让我们进入了零和博弈(1)的游戏,只要有胜者就必然有败者,我们无法实现共赢。”卡特说,“然而,对我们来说,日常生活可不是零和博弈。我们的社会不能被这种无意义的游戏驱使而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把这种情形称作《一出竞争大戏》。”

这对他在生活中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对我来说,我现在需要克制自己不要去和别人做比较,不管他们获得了什么成就、什么奖项、什么地位。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内心去看事物,让智力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晚上我常常想,我作为一个人的进步难道只体现在争强好胜上吗?我告诉自己不必把自己的节奏调整到和一个不存在的节拍器一样,或是跟随别人的轨迹过我的生活。”

是什么影响到了卡特的职业生涯?在我和他聊天的时候,他就像是西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在为我做心理咨询,他深刻地解读了关于哲学、社会学和商业的理念。“我非常享受这种一边写作一边与大家分享心得的机会。”他说,“将来还会不会重返商界?我真的说不好。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或许我会得到新的商业机会。但我知道,即便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复出,我也会采用同以前完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我只想战胜自己。”


(1)零和博弈又被称为零和游戏,源于博弈论。是指一项游戏,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