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生活充满戾气与愤怒?

我关系极好的朋友——代购老高,经常遇到奇葩客户的暴力语言攻击,她经常会忍不住跟我吐槽。我劝她:“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只要他们高兴,怎么都行,不用劝,也不用讲道理。”

其实万事万物就一句话:“只要你高兴,怎么都行!”

不参与竞争行吗?行!

不那么辛苦赚钱行吗?行!

就想吃饭睡觉打豆豆行吗?行!

孩子每天快乐玩尿泥行吗?行!

真的,只要有一天你看见别人优秀有钱又开心,遨游世界转不停,孩子成才又有礼,你别嫉妒,别难受,别羡慕,别心动就行了。

可问题的关键是,太多人只能做到肆意生活,但做不到不嫉妒不羡慕不恨呐。

比较,是一种再正常又再自然不过的本能行为了。

●● 你为什么会比较?

有人说,为什么要跟别人比呢?自己每一天都进步一点点,自己跟自己比就可以了,人比人气死人,为什么要比较?

话虽这么说,但每个人不是生活在原始森林里,前后左右就自己一个人。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和集体中,极少有人能做到不与别人比较。这种比较有时候不是故意的,是自然而然的。一出门,看到邻居家换了辆新车;单位同事家的孩子都会算算术了,自己孩子只会吃喝玩乐;每年一次的升职加薪为什么有他没有我;朋友间谁的男友稍微多金体贴点都能成为互相间闹矛盾的导火索。

先别着急说自己不是这样的人,想想自己周围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如果提到稍微比你优秀一点的人,你会是什么反应呢?大部分人会下意识地找一些对方的缺点或者劣势来让自己心理平衡一点。只有提到比自己强很多的人,我们才会心服口服地把他们当作一个榜样来膜拜。每个人都爱比较,特别是当自己比别人更好的时候,比如买了新包、新车,赚了很多钱,都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比较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但事实上,比较也是一种本能,并非都是坏处。对于积极者来说,适当的比较,也能激起人奋起直追的念想,至少不会让人天天活在自己的小角落里画圈圈。但对于消极者来说,比较能让人的内心充满脆弱的无力感和满腹牢骚的戾气。

●● 家长比较孩子仅仅是因为虚荣心吗?

有时候我会写一些儿童教育的见闻,大多是我周围的妈妈们的真实现状,她们的孩子都正在火热的培训班与学校当中摸爬滚打。总会有读者说:

“为什么不能岁月静好地让孩子做自己?”

“为什么自己是个普通人,非要让孩子成为强者?”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快乐长大,必须学很多特长?”

能啊,当然能,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轻松又快乐?谁舍得自己的孩子风吹日晒地打棒球,或者在太阳下面练马术呢?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孩子优秀,别人能给孩子的条件和环境比自己好,大多数家长都会心急如焚。他们不是在着急自己的孩子不优秀让自己没面子,而是——怕因为自己的无能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以前总有媒体报道,美国的孩子生活快乐又轻松,哈佛耶鲁随便考。无数家长非常渴望美式教育,并对应试教育嗤之以鼻。可近些年来互联网发达了才知道,美国的优秀孩子比我们的高考状元还努力,那些快乐又轻松的长大的孩子们,大多都去领了低保。 很多外国人都专门把孩子送到中国接受扎实的基础教育。

我家曾接待了哈佛、耶鲁两所大学来华学习的两个小姑娘,她们都是华裔,从小出生在美国。问起她们是如何考上现在的大学的,哈佛的姑娘说自己是国际象棋学了十几年,拿到了所有国家比赛的冠军,耶鲁的女孩说自己各方面都比较普通,只是什么竞赛都参与,每个都得第一名。

你瞧,光听人家说两句话,自己都汗颜得不行了。你可以不拼、不比、岁月静好,但孩子面临的世界都是在比:比分数,比才华,比爹妈,比背景。这就是现实。

当然,如果你是无能的父母,肯定恨不得天下大同没有任何竞争;只有强者,才不害怕比。这话难听,但也是现实。

●● 人生怎么过都行,只要你岁月静好。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两个老太太在一起做美容,A跟B说:“羡慕你一生跟老公和和美美,儿女听话,多恬静的生活啊。”B跟A说:“你看你,都是女强人了,叱咤风云,赚钱又多,我就在这小城里窝了一辈子。”

人生怎么过都行,只要自己心甘情愿就行了,并没有非要如何如何。你努力也好,游手好闲也行,都是一种人生选择。对待一个问题,你这样想也行,那样想也可以,人生百态,没必要非要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