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可以从这个世界上获得什么(第2/3页)

人将感情的支配权交付给了别人,就慢慢失去了自我。

很多人都嚷嚷着要做自己,其实进一步问一下,我们真的有自己吗?我们所谓的做自己何其单薄而脆弱。

因为迷失了自己,那些杂念和渴望才成为真正的烦恼。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们或喜悦或悲伤,看完之后并不会迷失自己,因为我们知道那是电影,只是把自己放在一种体验和感受中,就不会有烦恼。而看完之后对电影中的东西产生渴望和贪求,这样就会迷失自己。生活中的许多事,其实本可以当作电影看而不起杂念,但人们却把它们看得太重,迷失了自己。

人一旦置身于迷雾一般的执念中,幻象就会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

对这种虚妄的存在意义的追寻,满足的还是他人的眼光,而不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这话可能不中听,不过对于平庸的人本身,得到的是更容易调整自己、获得平衡的能力。

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很难在遇到意外的时候保持平衡,而一辆自行车,就很容易保持平衡。

一个绝色美貌的人,一个天生异禀的人,一个才华绝伦的人,一个生来高贵的人,他们的一生,调整自己、获得平衡是不容易的。因为熵增不可避免,他们就要消耗更多的东西去维持自己的平衡。

举个例子:一个庸人考60分容易,要努力考70分也不难。保持在这个分数线上,人就舒服了。

然而,一个优秀的人考80分容易,考90分不难,可他要努力追求和调整自己去挑战的是100分。那么,他的生命就很难做出负熵的行为,只能不断消耗越来越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追求,追求符合自己的期待,符合别人的期待。

就像《蜘蛛侠》里的那句名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最后,回归到心理和社会现实层面上。

如果别人开始无视你,那是因为对于生活而言,你成为了猎物,而不是猎人。

平庸的极致,就是成了家畜般的存在,你靠别人给你饲料,来养活自己干涸的灵魂。

所以,我们需要跟周围的人保持一致,需要别人给我们很高的评价,我们需要被承认、被认同、被称赞。

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他人对我们理解的范围标示着我们个人世界的范围。我们免不了生活在由他人的看法所构成的框架之内——由于他人理解我们的幽默,我们才显得风趣;他人理解力强,我们才显得聪明;他人豁达大度,我们才显得慷慨大方;他人偏爱嘲讽,我们才显得话中带刺。性格就像需要读者的语言一样,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大多数大人都忘记了思考这件事,他们只记得过日子,赚钱。他们很容易用屁股代替脑袋思考,很容易发火,很容易不管事实真相就胡乱喷人,这都是缺乏思考的表现。可以说大多数大人都没有真正长大,内心幼稚极了、脆弱极了。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看起来好像活得像那么回事儿。

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绝无真正互相理解之可能,只有相互妥协之权宜与被虚幻欺骗之真诚。

所以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理解的人是幼稚的,因为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先理解自己。

《沉思录 Ⅱ》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始终咀嚼体悟:“如果有人感到不幸,那请他记住,这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原因。因为神把幸福和安宁给予了每一个人,有时候你认为事物是好的,而后你又认为它们不好,而后你又认为它们不好也不坏。简而言之,你痛苦、恐惧、妒忌、困惑、被改变,这就是你承认自己愚笨的原因所在。”

你就像迷迷糊糊钻进一辆行驶的车中,你并不知道你坐的是什么车,但你原本开得挺自在的,突然路上出现很多人,对着你的车欢呼,你开始觉得你开了一辆好车,内心开始感到喜悦。开着开着,你发现身边有许多其他的车,一开始你对这些车的好坏没有概念,直到路上的人把给你的欢呼给了别的车,你开始怀疑自己开的是一辆破车。

车还是那辆车,它不好不坏,承载着你一路向前。你这个司机,就是自己的灵魂,是不是应该偶尔停下来,好好认识一下自己的车,明白自己要去的地方,开开心心上路,而不要老听沿途人的噪音。

不要总在乎别人怎么想,当你个人的思考和意识都是建立在别人的想法上的时候,你已经输了,输掉了自我本身。

同时,你还给自己建立了和别人一样的心灵壁垒,生活在他人眼光的套子里。干掉一个生活在紧身衣里的人再容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