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提高心智,和时间做朋友(第6/13页)

4.下午写了一篇文章。15点左右的时候开始写,到18点左右的时候写完。差不多花费了180分钟。

5.……

(哈,我在写上面几行文字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期间还做了很多没办法或者不好意思写给别人看的、但是却确实没用的事儿……不过,你反正是写给自己的,不会让别人看到的,所以,一定要如实记录。)

二、认真回忆一下并记录前天你都做了什么。同样逐条记录下来。

三、认真回忆一下并记录大前天你都做了什么。同样逐条记录下来。

第二组练习

这组练习只需要你用一个下午就够了。

一、认真回忆一下并记录上一周你都做了什么。

二、认真回忆一下并记录上一个月你都做了什么。

三、认真回忆一下并记录上一个季度你都做了什么。

四、认真回忆一下并记录过去的一年里你都做了什么。

第三组练习

一、用一个星期时间,每天晚上回忆一下并记录当天你都做了什么。

二、用一个星期时间,每天随时记录你刚刚做完的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

这些练习全部做完,如果你觉得筋疲力尽或者看着这些记录心惊肉跳,我就要说我最喜欢说的那句话了: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制作时间预算

接下来,我将假定你已经养成了第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记录你的时间开销。如果你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那么,第二个良好的习惯就几乎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了。这个良好的习惯是:

每天制作你的时间预算。

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15至30分钟仔细制作你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划算的,正如另外一段“陈词滥调”所说的那样——磨刀不误砍柴工。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把你今天需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为了表达方便,以后我们把这些列表中的事情称为“任务”。比如:

1.背单词,另外,还得按照计划把昨天和上周五背的那两个列表复习一遍。

2.说好了晚上要和谁谁谁看电影。

3.去图书馆,同时也在网上查资料,找出必要信息若干,以便完成某篇文章。

4.下午要和同学踢球。

5.……

当然,在你罗列这些任务的时候,都不见得一定要写下来,你脑子里早就自动开始估算完成每项任务究竟要花费多少时间。很快,你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发现任务太多,无法全部完成。于是你只好进行选择。

事实上,生活就是选择。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倒也简单,就是给列表中的每项任务标上权重值——比如,你可以用1~5分进行标记。但是请注意,不要像某些书籍建议的那样使用1~10的分值,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难那样精确地分辨我们要做的事情的重要程度。实际上,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讲,用1~3的精度已经足够,因为1~3的分值基本上可以代表:

1.不重要

2.一般

3.重要

当然,根据你的喜好,也可以用1、0、-1来进行标注。做同样的事情有很多种方法,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往往是最优的策略。

甚至,我建议最初的时候,只要给每个任务非常简单地标注“重要”和“不重要”就行了。这样,标注就会变得更简单,你只要在重要的那些任务之前加上一个表示重点的符号就可以了——比如星号。有人喜欢“米”字星号(*),我个人喜欢一笔就可以画出的五角星(☆),当然,还有一个更简洁的方法就是把那个任务圈出来,或者在那个任务之前画个圈(○)。

等你尝试着去给你要做的事儿标注权重的时候,你会发现,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即便,你只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标注——只标注“重要”和“不重要”。因为你必须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不重要”和“显得不重要”,可对照下表来看。

你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已经被标记为“重要”的那些任务,因为其中必然有一些只不过是“显得很重要”而已。而你还需要重新审视一下那些被你认为“不重要”的任务,因为其中总是有一些实际上只是“显得不重要”。于是,你只好去修改某些权重标注。不要害怕修改。相信我,完成任何一项任务(你现在制作“时间预算”同样是一项任务)的过程中,修改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你在修改,就说明你在进步。很多人一生最终一事无成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是脆弱的完美主义者,天真地希望自己可以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完美地生存——所以注定以失败告终。(我现在写的这些文字,最终也是注定要反复修改许多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