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上过往之门(第2/6页)

后来,他陷入热恋,并缔结了婚约。可是,女方后来过世使他大受打击。

他当起了律师,官司很少打赢。

从政,竞选公职也失利。

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他最后当上了总统。令人惊讶吗?某方面是,某方面则不然。他大可让内心把失败和失意揣在背后,就跟囚犯拖着脚镣一样。毕竟有很多人都是这么做,也确实成了过往的囚犯,失败的影像永远挥之不去。事实上,我就是那样。

不过他并没有这么做。他决心摆脱失败的方式并非奇迹,而是人人都拥有的崇高特权。这个当上总统的人经过了人生之火的锤炼,否则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或成就那样的事。

对于人生中的伟大计划,你不可能全都看得出来。不过,假如你把每次的悲伤与挫败都当成磨练,以换取未来更好与更丰富的经验,那就能把人生变得充实而有收获。

我的建议是:对人生境遇的无穷变化保持警觉。

你曾对爱情失望吗?你觉得心简直要碎了,看不到世上的欢乐。可能想要吃几颗安眠药一了百了。但世界上难道就没有别的地方有人可以取代你所失去的那位女子或男子吗?在你内心最深处的堡垒里稍微静心一想就会明白,根本不可能如此。

我也遇到过这种事。在伤心欲绝后,我所遭逢的境遇变化最后把我带到了完美妻子的身边。这个故事有个更发人深省的重点。在和我的初恋女友大吵一架后,她抛弃我嫁给了别人,那时,我以为世界末日来临了。五年后,她嫁的人自杀了,原因是跟我一心一意想娶的女子在生活上不断产生磨擦而精神错乱。我不禁想,要是讨了个刁难我而不帮助我的泼妇,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每个磨难都埋着同等或更大福气的种子。

记住,即使身在被外界称为“障碍”的处境中,你还是可以称它为“福气”,并且使福气成真。

我提过爱迪生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极为成功的保险员克莱门特·史东则是高中辍学生。有许许多多的人尽管都没念书,却都成功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少了它不见得就是障碍,而且这完全没有贬低教育的意思,完全是因人而异。

可是爱迪生的失聪呢?他的听力非常微弱,这当然是种障碍,但这同样是因人而异。

爱迪生小时候当过火车上的糖果小贩。一次,有个人抓着他的耳朵,把他和整堆的糖果提到了火车上,这就是他丧失听力的开端。他大可一辈子活在这个残酷又伤人的经验里,大可跟其他许多人一样,把大部分心思花在自怨自艾上,但他并没有。

我去看他时,他要依赖助听器才能听见。以现在的标准来看,那是很老式的东西。等我确定我们对彼此的心思都有所了解后,我就问他觉不觉得失聪是一大障碍。他回答说:“失聪反倒对我大有助益。它使我不用去听很多没有用的闲话,教会了我用心倾听。”

凡是想要内心平静的人,都应该记住最后那四个字。借由把苦难转变成福气,爱迪生先生学会了要怎么接收所有在内心里蓄势待发的微妙力量。他还觉得,他打心底听到了无穷智慧的声音,并得到了无上来源的指引。

的确,每个磨难都埋着同等或更大福气的种子。

满口失败就会招致失败,满口成功则会引来成功

有一次,我访查了三万人,想了解他们在面对失败和打击时会有的特定反应。其中,绝大多数人只要一次挫败就会受到重创。

在那些持续前进的人当中,又有很高比例的人会另谋出路,但他们甚至在还没受到打击前就放弃了。打击并非来自环境,而是来自过往遭遇打击后所延续下来的既定态度。他们并没有关上过往之门,反而是一有机会就回头往那扇门走去。不用说,这群人里面出不了福特或爱迪生。

另一方面,我想起了一个名叫亚瑟·达修的人,他从父亲耗尽积蓄的失败家族生意中打造出自己的事业。他家是做活动屋的生意,压根儿就做不起来,此时父亲绝望地把生意交给了儿子。当时二十几岁的达修能拿这门生意怎么办?大多数的人都会当场就变卖掉。

从印地安纳州艾克哈特紧邻铁轨的自家车库里开始,达修先生首先设计了一款容易搬动的小型活动屋。他从研究中得知,这是有市场的。后来,他把通用汽车的做法应用在以前从来不晓得有这回事的行业上。他开始着手频频改款,建立经销网,推出四款活动屋来互相竞销。公司业绩在四年内翻涨了五倍,原本摇摇欲坠的生意则为达修先生赚进了五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