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防微杜渐(第2/3页)

在公有林地旁边种水果的人,知道怎么偷偷把公家的树皮剥掉,让树慢慢枯死,不再遮住他果园的阳光。

在小巷里盖违建的人,知道怎么先放张桌椅,挡块布。再把布换成塑料,塑料换成夹板。然后,从一面墙变成两面墙,从遮雨篷变成石棉瓦。

孩子们明知道,父母规定晚上十点以前一定要回家,偏偏就拖过十点,一次骂、两次骂,只要有一天,父母不再骂,就表示这规定放宽了。

所有的禁忌、规定、尺度、原则都可以用“慢慢偷渡”的方式来打破。

只要你不干涉,就是默许;只要你没察觉,他就得到既有利益;只要他稳住这一步,就开始下一步。

于是蚕食到最后,成了鲸吞。

***

正因此,你会发现两国之间,常为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岛或一个小小的政治动作,而大张旗鼓的讨伐,这讨伐的目的就是用“小题大做”来避免“小事变大”。

你也会发现,球员在场上,常为是否“越位”,或是否“带球撞人”之类的事,跟裁判争。

谁都知道,裁判既然判了,就很少会改。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常发现,在球员抗议之后,裁判多少会比较小心,甚至突然变得对“相对的”那方判得较严,好像有意表示自己公正,或“还你一个公道”。

做生意也是如此。记得我某日去拜访一位商界的朋友。

我们正聊天,他的职员突然进来报告,说:“明天是月结日,可是有一位厂商,今天急着要跟我们进货,希望算下个月的账。行不行?”

“不行!”我的朋友斩钉截铁地说,“告诉他,如果你答应他,你今天就走路了!”(即被开革)“只差一天,何必说的那么绝?”我笑道。

“只差一天,他何不等明天交货,而非要今天送?”我的朋友答,“今天他要求你让一天,明天要求你让两天。到后来,这生意还怎么做?”

我非常欣赏他的这几句话,尤其是他说:“防微杜渐,既为我好,也为他好。”

为什么?请看下一个故事。

故事2:当蜜月过去的时候

〖结果,你不但失去了钱,也失去了朋友。〗

“喂!”一听是魏老板的声音,康老板心里就笑了。果然吧!他要添货,而且急如星火。少不得要调侃他两句:“早告诉你,一次多进点,保证好卖,你不听,现在我就算给你赶工做出来,也得两个礼拜。”康老板停了一下,豪爽地笑笑,“好好好!看在老交情,我先调一批现成的,立刻给你...上一批的钱?还怕你跑了吗?跟这次一块儿算吧!”

东西立刻运了过去。没两个礼拜,魏老板又要货了。

“前账没清!”兼管账的康太太提醒先生,“我们不能给他,先叫他把前两笔钱汇来再...”

没等太太说完,康老板就挥挥手:“他要是敢赖,以后还要不要跟我们做生意?先给他吧!谅他跑不掉。”

一大批又运了过去。听说魏老板亲自去机场接货,他抓到这种新产品,可真是赚了。

***

过了一个月,又接到魏老板的订单。

“他前三笔货款清了没有?”康老板看看自己的老婆。

老婆摇头。康老板立刻拨了电话。

“康老!您来电话,正好,我正要向您报告,最近为了您这新产品,我们连会计小姐都出动了。整夜打包、邮寄,结果什么都误了。能不能等这阵子忙完了,立刻给您奉上?”魏老板显然正在忙,直喘气。

“好吧!”康老板笑嘻嘻地挂上电话,又对太太摊摊手,“他说他为我们的东西,快忙死了。就先给他吧!”

东西又运了过去。

只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都再没消息。倒是听说因为市场上出了类似的东西,便宜得多,把市场全搞乱了。

康老板也打过好几个电话去催,魏老板先还自己接,说说生意难做、下回款子一收齐就汇过来的话。后来,则连人都找不到。

“难道魏老板跑路了?”康老板托朋友去打听。

“他没跑路啊!虽然生意没前些时好做,可还在买你的东西。”

朋友回电。

“卖我的东西?”康老板抓抓头,“他好久没跟我进货了啊!”

“听说他跟别人买你的货。”

“跟别人?”康老板更糊涂了,“我是制造兼批发,难道他多花钱,绕个圈,跟别人买我的东西?”

***

〖想一想〗

康老板还没想通的事情,或许你已经想通了。

为什么魏老板宁愿绕圈子?

因为他欠康老板的汇款太多了,当他打电话叫新货的时候,也正是他必须面对旧债的时刻。这就好比朋友向你借钱,他借一次小钱,你不催他还;他再借,你还不催讨。当他越借越多,不再有脸向你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