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自私的朋友

每次我举办party(聚会),都会把自己认识的好朋友聚集在一起。在现场,同一学校的能聊聊大学时光,同一地方的能攀攀老乡,有同一兴趣的能处处对象。对我来说,很喜欢这种感觉。因为,如果你是个正直的朋友,你的朋友A和B互相认识后,是肯定不会在背后说你坏话的,他们反之会感谢你创造了机会让他们认识了新朋友。如果他们已经熟到了可以吐槽你的时候,想必,在内心深处,也会更加感谢你的出现让他们能有更好的话题和更好的关系。交朋友最让人幸福的,不是索取,而是你的朋友因为你,生活变得幸福了一点点。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参加了北大的一个社团,社团的头儿Norton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他喜欢把自己的朋友聚集在一起,也鼓励大家介绍自己的朋友,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互相认识,彼此能找到谈得来的就交上了朋友。那段时间,我人生地不熟,但那一次次活动,我收获很大。认识了一些朋友,发生了一些故事,有些成为了过客,有些却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每次活动,我也带上自己最好的几个哥儿们,后来,他们和Norton都成了好朋友。

几年后,随着我在教育界、娱乐圈、文化圈三线开工后,朋友开始越来越多。我交朋友有个原则:我不喜欢看别人的身价和标签,但我会看两个人是不是真的用心,是不是为彼此付出一些、放弃一些。我的朋友来自五花八门的职业,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但唯一的相同点就是对朋友很真心。我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让朋友之间互相认识,也加强了很多朋友的往来。

记得曾经有个朋友刚来北京,在冰冷的繁华下蜗居在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朋友很少。每次我有活动,都会打个电话叫他一起出来。几个月后,他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有时候我会看到他给我认识的一个大美女点赞,然后还大胆地约别人出去玩儿。对我来说,至少心里是暖的,因为,朋友,就是应该相互温暖的。在这一次次活动后,我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

其实中国这个社会,尤其是大城市,生活就是所谓的圈子,我们活着,无论你有多么清高,都逃不过这个圈子。

找到自己喜欢的圈子、适合自己的圈子,很重要。

在我的朋友中,有一个女孩是典型的传媒女孩。她性格外向,喜欢交朋友,但从来不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每次参加party的时候,都感觉是来收钱一样。拿出电话,在各个场合收集一堆人的电话或微信,第二天开始给人疯狂点赞。久而久之,她的圈子越来越大,她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我经常看到她跨过我就跟别人互相约着吃饭。有时候我觉得这样特别不得体,但觉得既然他们认识了并且能相处得很好,何必要局限于一些表面。每次她和我朋友之间发生了联系,都没有跟我打个招呼,虽然没什么,但毕竟觉得很不舒服。

有一天,一个导演给我打电话,说到了这个小姑娘。他跟我说:“唉,她找我们公司投资一个项目,这次有点儿大,这个忙我还是问问你帮不帮。”

我说:“你们都已经是朋友了,自己定吧。”

他说:“之前她找过我很多次,都是一些小忙,我都是卖着你的面子帮忙了。只是这次有点儿大,我肯定是会拒绝的,但是我想了还是要跟你说一下,要不然不合适。”

几天后,我接到了这个女孩的电话,她跟我说,能不能请我帮忙去说服那个导演。

我拒绝后,默默地挂了电话。

其实朋友之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朋友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就像毛细血管一样微妙。这就是为什么当人际圈子广了后,我们都要学会管理和经营人脉。在朋友圈中,最忌讳的就是直接跳过中间人,开始交流。这给中间人的感觉就像是被利用一样。朋友就是朋友,不是机会盒或摇钱树,在你用别人朋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先跟两者共同的朋友打个招呼,是不是应该先问问介绍者的意见。我想,如果当初那个女孩子先来找我,然后我开口去求人,似乎可能性会大很多。只是她做什么事,都绕过我,那种被利用的感觉油然而生。似乎觉得,本是朋友之间美好的感情,竟然变得如此的浮夸现实。

我的另一个朋友K是一个特别豪爽的女孩子,名牌大学留学生,大公司记者,走南闯北。我最喜欢她的就是无论是在哪个群体,她都是最能“白话”的,在每个集体中她都一定要当焦点,一定要万众瞩目。我最讨厌她的,也是这个。

第一次见她的时候,是在一个小party上。聚会中都是我特别亲密的朋友,我姐带她跟大家介绍认识。我正准备按照礼仪去问候,她大喊一句:“你就是李尚龙啊,看起来不像没有学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