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开始,好好告别(第3/4页)

  大概是聊得来的原因,我结账的时候她说:“你回去把包装留好,如果你觉得不好听,就原封不动地把它装回去给我,我拿到大批发商那儿退掉就行。”

  “你……”我情绪上头,一时找不到词来表达心情。

  “不用客气。”

  “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我那儿有好多难听的专辑,包装全扔了,只能当收藏品进行展览了。”

  年轻的时候,不熟悉的人说句你好,都是天堂。熟悉的人对你再好,你也觉得是天经地义。

  这些道理都需要我们亲历人生,一步一步跌跌撞撞走出来,才能体会到。只要还在路上,就不怕懂得太晚。

  时间就这么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地过去,她给我免费退了多少张听过的专辑我没算过,她给了我多少折扣我也没算过。但我记得,在音像店遇见了一个人,通过她,把这个人买的专辑都买了下来,后来在别的场合相遇时,两个人聊起共同听过的音乐,走得很近,就索性在一起了。我们也一起结伴去音像店淘货,偶尔会带一些好看的书或好吃的零食,权当感谢音像店的小姑娘起到的桥梁作用,直至少年的爱情无疾而终,她也从不问我们分开的原因。

  记得还有一次,我在结账的时候,遇到有顾客问她:“老板,这张好不好听?”然后我就会帮她回答。我也从不说哪张专辑难听,就像之前说的那样,如果你没有那样的心情,就不会听那样的歌曲。

  听歌,不会让你心情立刻愉悦。听歌,只会让你找到愉悦的方式。

  记一段好词,写一段感触,沉浸在音乐的氛围里,体会某种情绪。

  三言两语就能形容出来的感受,能被十几首歌曲细数到天明,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久了,她就很不要脸地对我说:“唉,要不我把新到的专辑都先给你听一天,然后你帮我写一些推荐语好不好?”

  听到这样的要求,我本来还想佯装矜持,可一副占了大便宜的嘴脸无情地出卖了我。“好!那我就拿这几张了!”我怕她反悔,拿了专辑就走。但我也绝对按时把自己的推荐语一一打印出来,让她抄在音像店门口的黑板上。

  她说自从我帮她写了这些推荐语之后,店里卡带和CD 的销售量平均每天都能多30% 以上。我说:“你没有骗我吧?”她说:“我没骗你,不过好像我骗了别人,因为每个顾客都认为我全都听过了,哈哈。谢谢你。”

  我很不好意思,连说:“谢谢你才对,让我少花那么多冤枉钱。”

  除了少花钱之外,其实我也特别感谢她。那些嘲笑我听歌不挑的同学,也会去音像店根据我的推荐买专辑,然后用推荐语里的话跟我来分享。刚开始我觉得很好玩,后来觉得其实你是不是专业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真去分享了,认真去表达了。“有时候,真诚和信任的力量比一切专业的力量更可怕”——大概10 年后,公司的副总裁在《泰囧》创造了历史性电影票房纪录之后和全公司的员工这样分享。

  自从大三我开始忙碌实习之后,去音像店的机会就少了。夏天的某个晚上,我把几张专辑还她的时候,她突然说:“我要回去结婚了。”

  我整个人僵在CD 货架边,右手悬浮在空中,半天没动弹。现在想起来,我多少是进步了,我第一反应并不是我将失去多少免费听CD 的机会,而是她这么一回家嫁人,我也许再也见不到她了,之后说出来的话,呼出来的气都是潮湿的味道。

  我硬着头皮装作若无其事地开玩笑:“你不是说你嫁不出去吗?怎么现在又要嫁人了?难不成对方是个瞎子吗?”

  她哈哈哈地笑了起来,我也跟着笑了起来,笑着笑着她的眼泪就涌了出来,她说:“就是一个瞎子。”

  我就这么愣在那儿,很长很长时间,我脑子里只重复着一个念头,就是想把自己一个耳光抽死。说句对不起就像是秋后落满人行道的落叶,凋零又孤单。我甚至不敢抬起头看她,走出音像店的时候,我的脸仍在发烫。我不知道当晚我是如何回到宿舍的,一想起她笑着笑着就哭出来说的那句话,我就能看见一个自以为幽默聪明又面目可憎的自己。

  一连几天,我不敢再路过音像店。我想道歉,也想祝福,想告别,也想随便说点什么,哪怕问问她的名字也好。终于,我鼓起勇气去了,音像店里的人却换成了一个中年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