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九(第3/3页)

“价钱应当合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是太高,我们付不起,以后要亏本;要是太低,大家就会卖出买进,拿土地去做生意。我就是想在你们这儿办妥这件事情。”

“您说得很对,一点也不错。这么说,这办法能行,”农民们说。

“真有头脑,”肩膀宽阔、胡子鬈曲的老人重复了一遍,“这个乔治啊,亏他想出了好办法!”

“要是我想得到一块地,该怎么办?”管家笑着说。

“要是有地闲着,您就拿去种吧,”涅赫柳多夫说。

“你要地干什么?即使没有地,你已经吃得够饱了。”眼睛笑眯眯的老头说。

会就到此结束了。

涅赫柳多夫又说了一遍自己的方案,可是他没有要求他们当场答复,而是建议他们回去跟村社商量商量,再来把答复告诉他。

农民们说,他们会去和村社商量的,然后把结果告诉他。接着,他们起身告辞,带着激动的心情走了。过了很久还能听见从大路上传来他们响亮的、渐渐远去的说话声。农民们一直议论到深夜,交谈声从村庄里沿着河流一直传来。

第二天农民们都没有下地,在议论东家的方案。村社里的人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东家的方案对他们有利,没有危险。另一派认为其中有诈,他们无法理解这方案的实质,所以特别感到害怕。不过到了第三天,大家都一致同意接受东家提出的条件,于是来到涅赫柳多夫的住处,向他宣布村社的决定。在同意接受东家方案这件事上,有一个老太婆的一番话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她说,东家在忏悔他的灵魂,这样做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老人们同意她的话,于是就打消了对东家做法有诈的顾虑。涅赫柳多夫在帕诺沃逗留时曾经广施钱财的事更证实了老太婆说的话是对的。涅赫柳多夫在那里施舍钱财,是因为他第一次了解到农民们生活贫穷艰辛的程度,并因此大为震惊,虽然他知道,这样施舍并非明智之举,却不能不这样做,因为眼下他手头的钱特别多;去年,他卖掉了库兹明斯科耶的一片树林,除此以外,卖掉农具也拿到了一笔定金。

大家一听说东家有求必应,乐善好施,都成群结队地从附近各地赶来求他施舍,来的人中间大部分是妇女。他简直不知道应该怎样应付他们,应该按照什么原则解决问题,应该把钱给谁、给多少。他觉得前来求助的虽然都是穷人,不给他们钱是不可能的,况且他现在有很多钱;不过,仅仅偶尔几次向求助的人施舍些钱是没有意义的。摆脱这种局面的唯一办法,是一走了事,所以他要赶紧把事办完。

涅赫柳多夫住在帕诺沃的最后一天,去了自己的屋子,动手把留在那里的东西清理一下。整理东西时,他在姑妈一个安狮头铜环的红木旧衣柜底下一个抽屉里找到许多信件,其中有一张许多人合影的照片,上面有索菲娅·伊万诺夫娜、玛丽娅·伊万诺夫娜、大学生时代的他,还有卡秋莎。她是那么纯洁、娇嫩、美丽,充满青春活力。在保存的全部东西中,涅赫柳多夫只拿了一些信件和这张照片。他把其余的东西统统让给了磨坊主。由于笑嘻嘻的管家的说情,他只出了十分之一的价钱,就把正屋拆掉,连同全部家具都运走了。

现在,涅赫柳多夫回想起他在库兹明斯科耶时对即将放弃自己的财产曾经感到心疼时,觉得奇怪,他当时怎么会产生这种心情。现在,他体验到的是摆脱束缚所带来的无限欢乐和旅行家发现新大陆时的那种新鲜感。

【注释】

(1)十月革命前村社或地主分给农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