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第4/9页)

市长德·雷纳尔先生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他有着一张只显露出对金钱爱好的大脸盘儿。他的年龄在四十八到五十岁之间,他获得过好几种勋章,对自己的贵族出身很看重,娶了一个非常有钱的女人。他在维里埃尔的大街上走过,作者向我们描写了农民们尊敬地向他行礼。

八年到十年以来,德·雷纳尔先生在维里埃尔可以为所欲为,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除掉非常正直的本堂神父和市长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值得一看的人物,这就是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先生。他的这个职位给他带来一万到一万二千法郎的收入,他只有表明自己是圣会的死心塌地的追随者,才能保住这个职位,他是圣会的宠儿。根据这个宗派的重大决策,市长德·雷纳尔先生和本堂神父谢朗先生,尽管是保王党人,一有机会就应该由厚颜无耻的瓦尔诺先生和头脑狂热的副本堂神父玛斯隆先生代替。

在我们的这部小说开场时,长期受到德·雷纳尔先生保护的瓦尔诺先生,开始引起了市长的嫉妒。

我请求您一刻也别放过这两个人物:德·雷纳尔先生和瓦尔诺先生。这两个人是一八二五年前后法国的富裕者中的半数人的写照。德·雷纳尔先生是支持政府的,小城市里的重要人物。瓦尔诺先生是外省有过的那种短袍耶稣会士,胆子大,活动力强,狡猾,任什么事也不会使他感到害臊,为了讨好他的耶稣会会长,什么角色都愿意扮演。反过来这位会长为他的前途负责;我们随着这个故事的进展,将看到瓦尔诺先生先后变成了男爵和国民议会议员,总之一句话,他飞黄腾达,可是他不过是一个小城市的小资产阶级,他父亲只给他留下一件绿色上衣和六百法郎的年金。在本故事开始时,圣会已经让瓦尔诺先生当上了维里埃尔的贫民收容所所长,他已经有了一辆敞篷四轮马车,几匹马,他设宴招待思想正统的人,而维里埃尔的那些希望发迹的野心家喜欢他家的晚宴胜过出身非常高贵的德·雷纳尔先生的晚宴,他火气很大。

瓦尔诺先生新近买了两匹诺曼底骏马,他刚从巴黎运到的四轮敞篷马车也使德·雷纳尔先生的四轮马车相形见绌。为了重新夺回自己的优越地位,德·雷纳尔先生想到给他的三个孩子请一位家庭教师。他选中了这座小城的一个木匠的儿子,一个名叫于连·索雷尔的人,担任这个职务。于连是悲剧的主人公,我有必要谈谈他是怎样一个人。

于连是一个矮小的年轻人,体质羸弱,相貌好看,一双黑眼睛,脸上留着热情的痕迹。因为他使斧子的本领不如他的哥哥们和他的父亲(老索雷尔有一家锯木厂),所以他受到他们的蔑视。他还挨他的哥哥和他的父亲打,他恨他们。他读书识字,这在他家里是没有人能和他相比的本事。一位叔叔在临死时给他留下了卢梭的《忏悔录》和《圣赫勒拿岛回忆录》。于连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作品,他的心灵从中得到了培养。因为他在家里是拳头和嘲笑的对象,经常不变的目标,所以他这个十分敏感、不断受到侮辱的人,变得多疑,易怒,嫉妒心重,甚至嫉妒他看到自己被野蛮地剥夺掉的所有那些幸福,特别是变得非常高傲,比有漂亮的房屋、财产、马车、贵族出身和挂在钮扣眼上的所有十字勋章的德·雷纳尔先生还要高傲。

年老、正直的本堂神父谢朗看到这个可怜的小于连体质太弱,不适于干木匠这一行,出于仁慈之心,教他学拉丁文。谢朗先生发现他有热情,富有同情心,而且热爱读书,打算把他送进神学院,培养他当教士。谢朗先生对德·雷纳尔先生说:这个年轻人精通拉丁文。根据这个推荐,维里埃尔的市长先生开始和于连的父亲谈判,要把于连请到他家里来。在长时间的讨价还价以后,也在抓住机会描写法国外省一接触到钱时会有的那些习俗以后,德·司〔汤达〕先生让您看到于连住进了德·雷纳尔先生的那所美丽的房子,成了他三个年幼的儿子的家庭教师。

于连除了他瞒着本堂神父谢朗,偷偷看卢梭的《忏悔录》,从中学到的那么一点以外,他对人和上流社会一无所知。卢梭年轻时处境和他有不止一个相同之处,因此这本书对他的性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于连避免谈卢梭和《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因为本堂神父谢朗和德·雷纳尔市长是热诚的保王党人,所以于连提到拿破仑时,总要在他偷偷崇拜的这个人名前面加上一个侮辱性的形容词。

在上流社会人士的眼里,于连的全部学问就在于会念拉丁文本的《旧约》,他把它熟记在心,他向任何人都背诵,如果您愿意的话,他还可以从最后一节背起,倒背到头一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