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启示录的慰藉 施舍的回忆和欲望的感觉(第10/10页)
“市场成了我们的大学”……大学的说法很吓人,如果说是生活的小学,那倒是准确的。人们刚来到这里,好像进了博物馆或者图书馆。男孩女孩们从旁边走过,都像僵尸一样,面露疯狂……比如一对情侣停留在卖中国造的脱毛器摊位前,姑娘向小伙子解释除毛是多么多么重要:“你喜欢这个,是吗?你愿意我像谁谁谁一样吧……”她说的那些演员的名字我不记得了,可能叫马琳娜·佛拉基,或者是卡特琳·杰尼夫。无数个这样的盒子罐子,人们把它们带回家作为圣物一样,东西用完后,小罐子也不扔掉,摆在书架或橱柜玻璃门内的显眼的位置上。人们把一批封面光滑闪亮的杂志作为经典作品阅读,极为虔诚地相信:在这个封套里面,在这个封皮的后面,就是美丽的生活。第一间麦当劳开张的时候,等着尝鲜的人排了几公里长,电视还报道了。成熟的知识分子们也搜集麦当劳的小盒子和餐巾纸,放在家中,还骄傲地向客人展示。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的妻子勤劳地打两份工,而他一直保持着清高:“我是诗人,我绝不会去卖钢锅。我讨厌做买卖!”曾几何时我和他还有别人一起到大街上,高喊“要民主!要民主!”但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心里都没有数。不过我们都不愿意去卖锅。可是现在呢?没有选择:要么你就养家糊口,要么你就继续端着苏联分子的理想,或者,或者……没有其他方案。你写诗,你弹吉他唱歌,人们会为你鼓掌,拍着你说:“唱得好,唱啊!”可是你仍然袋中空空。那些离开国家的人呢,他们在国外也卖锅,也送比萨,也在纸盒厂里糊纸盒,他们在外国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您明白我的意思吗?我其实是在说伊戈尔,在说我们失去的一代,我们是共产主义的孩子,却在过资本主义的生活。我讨厌吉他!我可以把它送给您。
[1] 玛雅·弗拉基米罗夫娜·克里斯塔林斯卡雅(1932—1985),苏联著名的流行歌手。——译者注
[2] 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俄国革命者、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作品有《怎么办?》《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资本与劳动》等。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俄国民主主义者和文艺批评家。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涅克拉索夫(1821—1878),俄国诗人,诗歌描绘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他的创作对俄罗斯和苏联诗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作品有《故园》《大门前的沉思》《未收割的田地》等。三人均为19世纪后期俄国进步文学刊物《现代人》的编辑。——编者注
[3] 谢苗·彼得洛维奇·古岑科(1922—1953),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前线诗人。——译者注
[4] 丹柯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短篇小说《丹柯》中的英雄,他掏出燃烧的心脏,带领族人穿过幽暗森林,来到美丽的草原,最后死去。——编者注
[5]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代表作,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在苏联一直不能公开发表,直至作者去世二十五年后才出版。——编者注
[6]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著名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1841年7月与人决斗而死。著有诗歌《鲍罗金诺》《祖国》《孤帆》《恶魔》,小说《当代英雄》等。——编者注
[7] 娜杰日达·雅科夫列夫娜·曼德尔施坦姆(1899—1980),俄罗斯女作家,教授,诗人曼德尔施坦姆的妻子。——译者注
[8] 谢尔盖·顿纳托维奇·多夫拉托夫(1941—1990),苏联和美国作家、记者。——译者注
[9] 维克托·普拉托诺维奇·涅科拉索夫(1911—1987),苏联持不同政见作家,1947年获得斯大林二级勋章,后流亡法国。——译者注
[10] 菲利普·基尔科罗夫(1967— ),俄罗斯著名流行歌手。——编者注
[11]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1966— ),俄罗斯亿万富豪,拥有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等。曾为俄罗斯首富。——编者注
[12] 卡泽伊·马拉特·伊万诺维奇(1929—1944),苏联少先队队员,苏德战争中的游击队员,苏联英雄。执行任务时被法西斯匪徒发现,他不愿被俘,拉响手榴弹牺牲。——编者注
[13] “永恒火炬”,克里姆林宫墙外的无名战士纪念公墓。——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