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第2/2页)

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吃茴香豆,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注五〕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麽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麽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麽?」「后来怎麽样?」「怎麽样?先写服辩〔注六〕,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麽?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麽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一九一九年三月。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四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如下:「这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但用活字排印了发表,却已在这时候,──便是忽然有人用了小说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大抵着者走入暗路,每每能引读者的思想跟他堕落:以为小说是一种泼秽水的器具,里面糟蹋的是谁。这实在是一件极可叹可怜的事。所以我在此声明,免得发生猜度,害了读者的人格。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记。」)

  1. 描红纸:一种印有红色楷字,供儿童摹写毛笔字用的字帖。旧时最通行的一种,印有「上大人孔(明代以前作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这样一些笔划简单、三字一句和似通非通的文字。
  2. 「君子固穷」:语见《论语?卫灵公》。「固穷」即「固守其穷」,不以穷困而改便操守的意思。
  3. 进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道考),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也就成了秀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省一级考试),由秀才或监生应考,取中的就是举人。
  4. 回字有四样写法:回字通常只有三种写法:回、囘、囬。第四种写作〔外「口」内「目」〕(见《康熙字典?备考》),极少见。
  5. 「多乎哉?不多也」:语见《论语?子罕》:「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与原意无关。
  6. 服辩:又作伏辩,即认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