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堂 第三十三篇(第4/24页)

[59]但丁由拉丁翻译而知柏拉图之对话集《蒂迈乌斯篇》(Timeo),他对于柏拉图之直接知识,无疑限于此篇。柏拉图在此篇谓灵魂未与肉体相合以前备居于诸星,与肉体分离以后仍各返于彼处,居于彼处之久暂则视各灵魂之功德而定云。

[60]但丁认为柏拉图之学说颇含毒汁,因彼所许天体对人之影响,权力太大,势将威胁人之自由意志,因而妨碍道德也。参见《净界》第十六篇及第十八篇。

[61]约翰有施洗约翰及作《福音书》的约翰两个。

[62]“第一天”指天府,上帝和精灵永久“居住”之处。“永久精神”指上帝。

[63]诸天为灵魂暂时“显示”之处。

[64]依亚里士多德学派之说,从感觉官能(如眼)获得印象,想象官能(心灵)从印象上制造知识,简言之:知识来自感觉。用“形状”表示,胜于用“语言”表示。

[65]《圣经》言上帝之臂,并非上帝真有此肢体,只是说他的工作能力,如有此肢体一般。

[66]医好托俾阿(Tobia)的大天使是拉斐尔(Raffaele)。托俾阿为人虔诚,老而目盲,其子依拉斐尔所示治之,乃愈。教会使诸天使具人形者,无非欲人类容易了解。

[67]柏拉图于其《蒂迈乌斯篇》中所持之学说与教会中人所持者不同,盖前者所言,似即意谓真实,而后者所言则为象征的或比喻的。

[68]灵魂乃人之“形式”,即人之主要成分。

[69]言人性之善恶(善则荣,恶则辱)归于诸天之影响,并非言真实之灵魂,如此则尚近一部分真理。

[70]世人以为诸行星即具有其名之诸神之真实住所,如谓木星为尤比特之住所,水星为墨丘利(Mercurio)之住所,火星为玛尔斯之住所;又或以为诸行星乃诸幸福灵魂唯一之住所。凡此邪神礼拜,但丁以为皆由于误解“以天体为工具”之神的影响所致。

[71]离开神学的教义。

[72]毕卡尔达与康斯坦斯后来并非没有能力回到彼等之修道院。

[73]洛伦佐(San Lorenzo),殉教者,在罗马被皇帝瓦莱里安(Valérien)置于耀赤之铁条上,终不为屈;穆西乌斯(Muzio=Mucio Scævola)误杀人,乃自置其手于炭火之中。但丁惯于并用神圣的及世俗的故事。

[74]阿尔克迈翁受父命而杀母。

[75]超然的意志(依原文应译“绝对的意志”)大概指未生利害打算以前之单纯意志;一有打算以后,则畏首畏尾,与强力妥协而不能贯彻初衷矣。贝雅特丽齐以“宁死不屈于恶”为喻。

[76]“一切真理之源”指上帝,“圣河的微波”喻贝雅特丽齐之言。

[77]此处呼贝雅特丽齐。“第一情人”指上帝。

[78]“看着的他,有权力的他”,指上帝。

[79]天使和人类。

[80]参见第三篇:“他接受她们合于仁爱的一切信誓。”

[81]用意志的决定,牺牲自己的意志。

[82]取消已许的愿,另做别的善事,无异于拿抢劫来的财物做慈善。

[83]所谓牺牲的东西,并不专指物质方面,就是毕卡尔达的童贞,康斯坦斯的尊荣皆属之。关于许愿“赎回”之例,《旧约·出埃及记》第十三章第十三节,《民数记》第十八章第十五至十八节均载之,而《利未记》之末章言之尤详。

[84]言应得教会之许可。

[85]耶弗他与亚扪人战,向神许愿,如平安回家,则以首先出门来迎之家人献上做燔祭,结果来迎者为其独生女儿,悔之无及矣。见《士师记》第十一章。

[86]希腊大元帅阿伽门农(Agamenone)出兵之前,许愿以其女伊菲革涅亚(Ifigènia)为牺牲,以息神怒。

[87]勿要以为不论什么献祭物都可以赎回你对于上帝的冒犯。

[88]“世界最活泼的部分”可指天球之赤道,春分点或太阳。此际假设太阳在春分点,故所指均合于一处。

[89]指水星天。

[90]天堂诸灵魂之境况,可以鼓舞人类的仁爱,因而增加天堂中灵魂之数目,便增加永久的善,永久的幸福。

[91]“诸帝座”指天府中诸幸福者的座位。在地上,教会是交战的,仅在天上为胜利的。

[92]在天上,但丁即用此去辨别一个幸福的精灵。

[93]水星因接近太阳,不易为人所见。

[94]此篇以罗马国徽(鹰旗)代表帝国之权力,而帝国之使命则在保持世界之和平。发言之灵魂为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Giustiniano)。自小亚细亚之特洛亚城破后,勇士埃涅阿斯由东而西抵意大利(天所命之道路),娶拉维尼亚,建国于此。君士坦丁皇帝(306—337在位)因罗马偏西,不便控制,乃于三三〇年由西而东迁都于君士坦丁堡,此处比较接近古特洛亚城。查士丁尼五二七至五六五年在位。自君士坦丁迁都至查士丁尼登极,实为一百九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