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 界 第三十三篇(第5/24页)

[74]圣菲奥拉(Santafior)在玛雷玛,该地之伯爵受锡耶纳人之压迫,乃于一三○○年割地求和。所谓平静乃反言之也。

[75]玛尔凯鲁斯(Marcel),罗马史上有数人皆具此名。此处大约指克劳迪乌斯(Claudius Marcellus),乃罗马之督理官,曾反对恺撒大帝。但丁言“暴主”各自为政,不愿有统一之君主。

[76]此段描写佛罗伦萨情状,大都是反言的讽刺。

[77]此处总说一党放逐,一党专政等事实。今日吉伯林,明日贵尔弗,后日再吉伯林,继之以黑党、白党,因此在人事方面亦多所更革。

[78]耶稣基督以前净界山之路未开;维吉尔生于耶稣前,虽无罪过,其灵魂亦只能在“候判所”,参见《地狱》第四篇。生于耶稣后之灵魂,除入地狱者外,在此山洗涤。功德完满则上升天国(维吉尔生于公元前70年,死于公元前19年)。

[79]屋大维(Ottaviano)即奥古斯都大帝。

[80]“做了”指罪过,“没有做了”指信仰耶稣。太阳乃上帝之象征。

[81]“人类污点”,神学家所称“原始罪恶”是也。

[82]四种主要的美德,即谨慎、正义(公正)、勇敢(毅力、坚忍)、节制(自制),生于耶稣前之贤人皆能知之,且能行之。三种神圣的美德(或称神学上的美德)即信仰、希望、慈爱(信、望、爱为耶稣之三大纲领,见《约翰福音》第三章第十六节。又使徒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83]这些环山平地圈,只是净界的走廊,净界的外部,进了山门以后才是净界本部。所谓“真正的进口”指山门。

[84]此处象征意义很明了,是引用《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三十五节:“耶稣对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

[85]拉丁文:“Salve Regina”,此乃著名的“赞歌前后所诵之诗”,以祈求马利亚之救助者,天主教中晚祷时歌之。

[86]鲁道夫(1272~1292在位),原臣事于下注之奥托卡尔王,及被选为皇帝,遂互不相下。奥托卡尔战死后(1278)许其子瓦茨拉夫保有波希米亚之地。鲁道夫不肯君临意大利,其子阿尔伯特亦然,但丁乃寄希望于亨利第七。

[87]奥托卡尔(Ottocaro),波希米亚(Boemia)国王,境内有摩尔达瓦河(Moldava),流入易北河(Elba),此河直达于北海。其子瓦茨拉夫(Vincislao,1278~1305在位),才略远不如其父。

[88]指腓力第三,又称大胆腓力(Filippo Ⅲ i’Ardito)。腓力第四之父,为法国国王。大胆腓力为阿拉冈之彼得罗第三之将所败。百合花为古时法兰西之国徽。

[89]指胖子亨利(1270~1274在位),为那瓦尔(Navarra)国王,美男子(腓力第四)之岳父。但丁所谓闯祸精即指美男子腓力,攻击之处不一而足。

[90]指彼得罗第三(Pietro Ⅲ,1276~1285在位)为阿拉冈国王,与安茹的查理第一(见下注)为仇,查理被逐于西西里后,彼得罗以与曼夫烈德女康斯坦斯结婚,故得为西西里国王。

[91]“大鼻子的”指查理,全名为安茹的查理第一(Carlo I d’Angio),为法王路易第九(圣路易)之弟,于一二六六年至一二八二年为那不勒斯与西西里之王。彼得罗第三与其法国仇敌查理与腓力第三(叔侄)均死于一二八五年。

[92]彼得罗第三有三子:阿尔方索(Alfonso Ⅲ,王阿拉冈,1285~1291在位),雅谷伯(1285—1296王西西里,1291—1327王阿拉冈),斐德利哥(1296—1337王西西里)。此处少年即指阿尔方索,因其早死也。但丁称颂阿尔方索而贬抑其他二子未能继承父德,显与第三篇所写“他们在西西里和阿拉冈都很光荣”一句相矛盾。解之者谓:彼处乃曼夫烈德称颂其外孙之语,非但丁本人之意见也。

[93]祖宗贤而子孙不肖,乃常见之事;求则得之。

[94]查理第二(1243—1309)为那不勒斯(古名普利亚)王,又为安茹及普洛旺斯伯爵。此处言查理第一之子不肖。

[95]查理第一犹如种子,查理第二犹如植物。康斯坦斯之夫为彼得罗第三。查理第一初娶普洛旺斯之贝雅特丽齐,再娶勃艮第之马格丽特。此处言彼得罗第三之子犹贤于查理第一之子也。又说:普洛旺斯伯爵之女贝雅特丽齐嫁查理第一,又一女马格丽特嫁其兄圣路易,但丁此处乃表示对于法王血族之愤慨,以圣路易之孙瓦卢瓦之查理(Carlo di Valois)将其放逐,因此终生不返国也。

[96]亨利第三(1216—1272)是英国虔敬的王,与其好战之子爱德华第一(1239—1307)适成对比。亨利之妻亦普洛旺斯伯爵之女,与上注中贝雅特丽齐为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