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第5/6页)

投在运送贸易上的资本,全是从本国抽调出来,不用来维持本国的生产性劳动,却转用来维持外国的生产性劳动,这种贸易经营一次,虽可偿还两个资本,但全非本国所有。从波兰运谷物到葡萄牙,再运葡萄牙水果、葡萄酒到波兰的荷兰商人的资本,确乎偿还了两个资本,但全非用来维持荷兰的生产性劳动。其中,一个是用来维持波兰的生产性劳动,另一个是用来维持葡萄牙的生产性劳动,归到荷兰去的,只是荷兰商人的利润。有了这种贸易,荷兰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并不是没有增加,但所增加的只限于此。固然,如果运送贸易所用的船舶与水手是本国的船舶与水手,那么,为支付运费而使用的那部分资本,是用来推动本国的生产性劳动,用来雇用本国的生产性劳动者的。事实上,运送贸易旺盛的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进行的。运送贸易的名词,也许就是由此而来,因为这种国家的人民,对外国人来说常常是运送者。但运输所需要的船舶与水手,不一定为本国所有。比方说,经营波兰、葡萄牙间运送贸易的荷兰商人,不一定要用荷兰船舶,用英国船舶也未尝不可。我们可以说,在某些时候,他的确是这样做。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人们认为,运送贸易特别有利于像英国这种国家,它的国防与安全取决于船舶与水手的数目。但是,在消费品的国外贸易方面,甚至在国内贸易方面,同量的资本,可照样雇用那么多的船舶与水手,如果所必需的运输是用近海船舶来进行的话。一定数量的资本,究竟能雇用多少船舶与水手,不取决于贸易的性质,而是一部分取决于货物容积与货物价值的比例,一部分取决于运输海港间的距离。在这两个条件中,前者尤为重要。纽卡斯尔与伦敦间的煤炭贸易,虽两个海港相距甚近,但所雇用的船舶与水手,比英格兰全部运送贸易更多。所以,以异常的奖励强迫一国资本,使不按照自然趋势而以过大部分投在运送贸易上,是否能够增进一国的航业,大是疑问。

这样,与投在消费品国外贸易上的等量资本比较,投在国内贸易上的资本,所维持所鼓励的本国生产性劳动量,一般较大,所增加的本国年产物价值,一般也较大。但投在消费品国外贸易上的资本,与投在运送贸易上的等量资本比较,在这两个方面,却提供更大的利益。在有富即有势的今日,一国的富强,一定和其年产物价值,即和其一切赋税最终所出的基金相称。政治经济学的大目标,即是增进本国的富强,所以,为本国计,与其奖励消费品国外贸易,不如奖励国内贸易,与其奖励运送贸易,不如奖励消费品国外贸易或国内贸易。为本国计,不应强制亦不应诱使大部分资本违反自然趋势,流到消费品国外贸易或运送贸易方面去。

但是,如果这三种贸易,是顺应事物的趋势自然发展起来的,没有受到拘束,没有遭遇压力,那么,无论其中哪一种,就都不仅有利而且是必须的不可避免的。

在特定工业部门的产品超过本国需要的场合,其剩余部分就必然被送往国外以交换国内需要的物品。没有这种输出,国内生产性劳动一定会有一部分停顿,因而会减少国内年产物的价值。英国出产的谷物、呢绒、金属制品,常超过国内市场的需要。因此,剩余部分必须送往国外,以交换英国需要的物品。没有这种输出,这个剩余部分将不能获得充足的价格,来补偿生产它时所花费的劳动与费用。沿海沿江一带,所以宜于举办产业,就是因为剩余产物易于输出,易于换得本地需要的物品。

用本国剩余产物购得的外国货物,若多过国内市场所需要的,则其剩余部分必须运往国外,以交换国内需要的别种货物。英国输出本国剩余产物的一部分,每年在弗吉尼亚、马里兰两地购买烟草约九万六千桶。但英国每年所需,也许不过一万四千桶。所以,其余八万两千桶,若不能送往国外,以交换国内需要品,这八万两千桶的输入,就会立刻停顿。每年为购买这八万两千桶而制造的货物,原来不为本国所需要,现今输出的路又阻塞了,当然会停止生产,而为制造这种货物而被雇的那部分英国人,亦将无工作可做。所以,最迂回的消费品国外贸易,有时和最直接的消费品国外贸易一样,也是扶持本国生产劳动,维持本国年产物价值所必要的手段。

如果一国积累的资本,不能全数用来供给本国消费,全数用来维持本国的生产性劳动,则其剩余部分自然会流入运送贸易渠道,供给他国消费,维持他国的生产性劳动。运送贸易,是国民大财富的自然结果与征象,但不是国民大财富的自然原因。赞成这种贸易而特别给予奖励的政治家,似乎把结果与征象误认为原因。就土地面积和居民数目来衡量,荷兰是欧洲最富之国,所以,荷兰占有了欧洲运送贸易的最大部分。英格兰是仅次于荷兰的欧洲最富国家,亦有不少运送贸易。不过,在多数场合,英格兰的运送贸易,不如称为间接的消费品国外贸易。我们运送东方的、西印度的、亚美利加的货物到欧洲各市场去的贸易,大半就是这种性质。购买这种货物的手段,一般即使不是英国的产物,亦是用英国产物购来的物品,而且,这些贸易最后带回的物品,又大都在英国消费,或在英国使用。只有由英国轮船装运的地中海各港口间的贸易以及由英国商人经营的和印度沿海各港口间的贸易,才是英国的真正运送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