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星期日下午琴果然到高家来了,她和蕙、芸姊妹见了面。

在这一群少女中间有了一个欢乐的聚会。她们谈了许多话,还时常笑,连蕙的脸上也不时浮出笑容。

这是一个阴天,又落着小雨。她们就聚在淑华的房里闲谈,也到淑英和觉新的房间去过。觉新叫何嫂备办了酒菜,请她们在他的房里吃午饭。觉民也来加入,但是他不久就到周报社去了。别的人却一直谈到电灯熄了以后才散去。琴被淑英拉到她的房里去睡。蕙原也睡在那里。她们三个人挤在一张床上。大家都很兴奋,愈谈愈有精神,差不多谈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她们起得较晚一点,还是芸和淑华来把她们唤醒的。这几个少女商量着怎样度过这一天的光阴。但是出乎她们的意料之外,下午周家就派周贵来通知要蕙、芸姊妹晚上回去,说是周大老爷的意思。周氏不肯放蕙和芸走。这两姊妹也愿意在高家多住两天,不过蕙也不敢违抗她父亲的命令。

后来还是周氏坚决地留她们多住一天,用决断的话把周贵打发走了。

“大舅的脾气真古怪,本来说好了,让蕙表姐多住几天的,”淑华失望地埋怨道,这时她们姊妹都在周氏的房里。

“或者家里有什么事情,也说不定,”蕙低着头解释地答了一句。

“不见得。还有什么事情要你去做呢?”淑华不同意地辩驳道。

蕙不再作声了。淑英和琴两人嗔怪地瞅了淑华一眼。琴正要说话,周氏却开口先说了:“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了,你大舅的脾气从来是这样的。横竖蕙姑娘以后还会常常来耍。”“耍自然还可以来耍,不过以后……”淑华心直口快,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忽然看到琴和淑英一些人的脸上的表情,自己也觉得话有些碍口,便装出不在意的神气在中途打住了。

琴马上用别的话支吾过去。以后也就没有人再谈到关于蕙的亲事的话。大家谈了一些另外的事。刚巧这时收到了觉慧从上海寄来的信,两个信封里面装了重重叠叠的十多张信笺,是写给觉新、觉民、淑英、淑华四个人的。给淑英的单独装在另外一个信封内。淑英略一翻阅便默默地把信揣在怀里。她心里的激动,人可以从她的开始发红的脸上看出来。但是众人并不曾注意这个,她们都留心倾听淑华朗诵那封给觉新们的信。在那封信里觉慧很兴奋地描写他春假中的杭州旅行。西湖的美丽的风景在粗线条的描绘中浮现出来,把众人的心都吸引去了。那个地方她们从小就听见长辈们谈过,他们常常把那里的风物人情形容得过分的美好,因此很容易培养年轻人的幻想。这些少女以到西湖去为一生的幸事。她们自己也明明知道很难有这样的机会。然而如今居然有一个同她们很亲近的人从那个梦景似的地方写信来了。这封信仿佛就把那遥远的地方拉到了她们的身边似的。她们都很激动,都很感兴趣。淑华把信读完了,大家都觉得信写得简单,她们还想知道更多的事情。

“三表哥的信写得真有趣。”芸笑吟吟地说。

“老三的信总是写得这样长,这样详细,简直跟当面说话一样。”周氏接着批评道。

“大舅母,你看这就是白话信的好处。我们看了信就觉得三表弟站在面前对我们说话一样,”琴看见周氏高兴,便顺着她的口气宣传道。

周氏笑了笑,就说:“琴姑娘,你不要说我。倒是你妈反对人写白话信,说是俗不可耐。我并不讨厌白话信。我看老三的信倒觉得写得更亲切,什么话都写得出来,有时叫人想笑,有时又叫人想哭。”琴不作声了。淑英却接着说:“真的,三哥那种神气活灵活现地在纸上现出来了。”“他倒好,这样轻的年纪就到过那许多地方,我一辈子连城门也没有出过,”周氏带了点羡慕的神气说。

“妈怎么没有出过城门?妈忘记了,去年大嫂住在城外的时候连我也去过,”淑华笑着说。

周氏忽然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把眉头一皱,悔恨似地说:“不错,这个我倒忘记了。提起大嫂我倒想起好多事情。老三走,恐怕也跟这件事有关。这也难怪他生气,说要离开家庭。

平心而论,我们家里如果有一个真正明白事理的人,大嫂或者不会落得那样的结果。你大哥为人样样都好,就是太软弱,太爱听话。我是一个女流,又做不成什么。“”事情过了,大姑妈也不必再提了,“蕙顺口答了一句。她心里很难受,她害怕听这一类的话,它们只会引起她更多的伤感。

“话自然是这样说,不过有时候想起总觉得心里过不去,鸣凤的事情也是这样,”周氏含着歉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