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丹凤翔 第十七章 身若游极乐(第5/6页)

太后打量皇后,只见她身穿着皇后的常服,顶着翡翠镶宝石的头面,一脸静贞恭慎、荣宠不惊的模样,更生怜惜。

她看了看皇后,语重心长地说:“皇后,你要记住,你是皇上的嫡妻正宫,是小君,这后宫里头的妃子,哪怕再得宠,也只是你的臣子,臣是要服从于君的。皇后管辖后宫基本上不需要皇帝的允许,从前在皇太孙宫、东宫里头,你因为身体不好,常让她们帮着处理宫务,如今你是皇后了,你记住你不答应,就是皇上也不能给哪个妃子什么‘协理六宫之权’。”

“在后宫里头,皇后就是主宰,是所有皇子、公主的母后,就算你身体不好,以后再无所出,将来也会比太子生母地位更高,以后也是比圣母皇太后地位更高的母后皇太后。你得自己立起来,哀家才能给你撑住啊。”

胡善祥越是谦恭礼让,太后就越是觉得她太委屈,甚至有些像自己当皇后时的情形,所以不管胡善祥怎么劝,但是在心里头,太后因为这事,对孙清扬再不复从前的亲近。不论朱瞻基的态度如何,在她跟前儿,一定是皇后为先。

这一点,从前她是做到明处,如今,就连心里头,也疼皇后更多,就像疼惜先前虽然做了皇后,却守着漫漫长夜,数更残夜漏,等待天明,委屈万分的那个自己。

胡善祥说服了太后同意孙清扬做贵妃、仪同副后的提议后,就提到了其他人的位分,何嘉瑜因为怀过身孕,加之最近她和胡善祥很是亲厚,胡善祥就提议给她晋个妃位。

即使公平守正如胡善祥,也一样会对和自己亲近的人有所偏颇。只要大面上不错,加之心里感念皇后的可怜,她的面子,太后自是不会驳的,满口答应了下来。

“不过,刘嫔虽然年纪小、进宫的时间晚,但她的祖父广宁伯刘荣为国操劳,英年早逝,皇上说过,不要冷了老臣们的心,她也得晋晋位分,以哀家看,就封为淑妃吧,其他的人,就依皇后你的意思,再呈上去给皇上看看。”

看到太后倦怠不欲再说的样子,胡善祥乖巧地应道:“是,母后,那臣妾就照您的意思,重新拟了名单,让皇上瞧瞧。”

太后没好气地说:“这样的事情,皇后你拿定了主意,皇上不过就是过过眼,这后宫里头的事,按祖宗规矩,就该皇后做主,皇上该管的事情,在前面的朝堂,他要是尽费些心计在这女人的身上,岂不乱了朝纲?”

胡善祥低下头:“母后训诫得是,臣妾知道了,只是这后宫里头,到底是侍候皇上的,总要叫皇上高兴了,他才更有精神用到朝堂。”

太后摇了摇头:“好好,你们夫妻同心,倒显得哀家这老婆子多事了,皇后你自个儿拿主意吧,总之听哀家的劝,不要太由着皇上的性子了,他本就是个主意大的,你再由着他,岂不翻了天去!”

胡善祥赔着笑道:“母后言重了,皇上幼承庭训,最是守礼,您别因为这事思虑过重,累坏了自个儿的身子。”

太后揉了揉自己的眉头:“但愿吧,但愿只是哀家想得太多了。”

然而,在皇后离开慈宁宫、出门的那一刹那,太后仍然听到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她这个儿媳妇,并不像在她面前表现的那般全无担忧吧?

但愿皇上莫要辜负了皇后的忍让和贤德,自个儿还是得寻机敲打敲打他。

得知母后答应了立孙清扬为贵妃,仪同副后之事,朱瞻基再次踏入坤宁宫。

胡善祥早已梳好妆,她头戴龙凤珠翠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衣裙上用织金龙凤文,加绣饰。

见朱瞻基进来,本来坐在椅上的她连忙起身行礼,笑语盈盈道:“皇上怎么来了?也不让人通禀一声,臣妾这样好生失礼。”

朱瞻基扶起她,见她脸上虽带着笑容,眼角却隐隐有泪光,想是才哭过的缘故,轻声道:“皇后不必多礼,咱们多年夫妻,哪儿有那许多的虚礼,和从前一样就是了。”

虽然知道皇上不喜自己劝谏于他,但身为皇后,胡善祥却不能不劝着他,坐下之后,见朱瞻基神色还算平静,她就劝道:“从前皇上是太子,再从前是皇太孙,那会儿可以说家事,如今却尽是国事了,怎么能一样呢?讲到这个,臣妾倒真要和您讲一讲礼法了。皇上,臣妾听说,您近日总玩蛐蛐,如今朝政繁忙,皇上还是要顾及身子,有空的时间,好生休息才是。”

朱瞻基本来是因为皇后把事办成,高兴地过来和她说两句,谁知听到皇后和朝堂里的大臣们一样,也婉转劝他不要玩物丧志,就有些不耐烦,却也不好直接驳了皇后的面子,便移开些目光,低头看皇后的织金红罗长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