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男人的较量(第2/4页)

刘双林对乔念朝这种称谓已经忍无可忍了,因为这几个高干子弟对自己的态度,已经大大地影响了他在新兵排的威信了,有许多农村兵也开始看碟下菜了。他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就要禾一杀这几个高干子弟的威风。这一次,他把乔念朝从队列里叫了出来,他不冷不热地说:你说自己做得很好了,那你给示范示范。

刚开始乔念朝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中了刘双林的圈套,严肃认真地踢了一遍正步。

刘双林又说:大家没看清,你再示范一遍。

就这样,他一口气做了三遍。刘双林还让他做,他意识到刘双林是故意的,便停了下来。

刘双林就说:乔念朝,你怎么不做了?我看你做的也不怎么样嘛。

乔念朝这时一字一顿地说:告诉你刘双林,我不做了。

说完解开腰中的武装带,大摇大摆地走到操场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冷冷地看着刘双林,并从兜里掏出一盒烟,潇洒地抽了起来。他下决心来当兵完全是一时冲动,因为他很羡慕章卫平成熟的举止和做派,他把章卫平身上的一切全部归结为社会锻炼的结果。因为章卫平经风雨见世面了,所以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成熟男人的形象,他想早日成为章卫平那样的男人。他选择了部队,他希望在部队的几年生活,使自己成熟起来,潇洒起来,然后有资格去恋爱、去享受生活。让他没想到的是,部队的枯燥生活又让他回到了学生时代,他开始厌倦,甚至开始憎恨。方玮对待自己的变化也更加激发了他的这种态度,他把眼前的刘双林当成敌人。只有把眼前这个敌人推倒,他才能获得自由和翻身,于是他不参加训练了。

这一结果,大大出乎刘双林的意料之外,在部队这么长时间了,他还没有见识过乔念朝这样的兵。以前,他也接触过许多城市兵,虽然城市兵没有农村兵那么努力要求上进和刻苦,但也没有人太出格。毕竟部队是有纪律的,况且要求进步是生活在集体中每个人的天性。今天,乔念朝的举动,大大让刘双林开了一次眼界。他冲着乔念朝运了半天气,竟不知说什么好,队列里那几个高干子弟还冲乔念朝竖起了大拇指。

方玮他们那个班的几个女兵在一旁训练,此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停地向这边张望。

刘双林冲着乔念朝道:你、你、你……

他气愤得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了。

最后,刘双林也没想出用什么办法让乔念朝就范,如果换成别的兵,刘双林会有一千个办法,比如给这个不听话的兵一个处分,然后召开全排大会让这个兵作检讨。如果一个兵在新兵阶段就受到处分,无疑在部队生涯中进步的路就被堵死了。现在眼前这个不听话的兵恰恰不是那些兵,那些兵怎么敢做这样过火的事情来呢。

刘双林一时没想好怎么对待乔念朝,他只能把火发到那些听话的农村兵身上。他冲这些农村兵大声地命令,让他们在操场上一遍遍地踢正步,或一遍遍地奔跑。

乔念朝坐在石头上讥笑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仿佛他是个局外人,他一边悠闲地抽着烟,一边晃着二郎腿。

私下里,刘双林冲着那些农村兵带着哭腔说:你们能不能给我争口气呀,啊?

那些农村兵困惑地望着眼前的刘排长。

乔念朝这件事发生之后,刘双林向连里作了汇报,他冲新兵连长说:乔念朝这个兵我没法带了,把他调到别的排去吧。

新兵连长当然不会采纳刘双林的建议,在全连军人大会上,连长还是点名批评了乔念朝。乔念朝站在队伍里,梗着脖子,望着刘双林的背影,心里想:小子,咱们的事没完。

新兵连的早餐是定量的,每人两个馒头,馒头不大,不足一两一个的样子。新兵连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还可以,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两个馒头显然不够吃了。每个新兵的细粮又是定量的,没办法,不够的那部分,就用高梁米粥代替了,为了能让每个新兵吃饱,粥熬得很稠,接近于干饭和稀粥之间的那种。

乔念朝一直没有学会狼吞虎咽,别的新兵为了抢饭早已学会了三五口就把大半碗粥送到肚子里去,乔念朝不行,他只会细嚼慢咽。每天早晨从新兵列队到进入食堂,到又一次集合训练,中间只隔半个小时的时间,其实能轮到真正的吃饭时间也就十几分钟的样子。

这天早晨,乔念朝吃完馒头,刚盛了碗稀饭,还没有吃上几口,外面的集合哨声已经响了。在这其间,吃饭快的已经出门了,稍慢一些的,也在吃最后一口了,惟有乔念朝那半碗稀饭还在碗里。外面的哨声一响,整个食堂一下子就空了,乔念朝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他想把饭倒进泔水桶里,可泔水桶旁站了一个老兵,他是专门监督那些倒剩饭的战土的。这时候乔念朝把剩饭倒了,无疑会成为浪费粮食的罪人。他在犹豫间,果断地把剩饭倒在了汤汤水水的桌子上,这样一来,别人就说不清这饭是谁倒掉的了。一张桌子上有八个人吃饭,这么多的嫌疑人,怎么说也比把罪名落在一个人身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