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出延津记 十四(第4/10页)

鸡毛店人来人往,来往的客人,一般住一宿,顶多住两宿,就重新上路,各人忙各人的去了。店主姓庞,是个斗鸡眼,看吴摩西爷俩在店里天长地久地住了下来,整天又不干什么,不知他们的来路;鸡毛店的店钱是一天一结,且是早起早结,吴摩西每天不少他的店钱,他又说不出什么来。另一位在店里常住的客人,是一个卖老鼠药的叫老尤。老尤来自开封,长个猢狲嘴,哑嗓子,三十来岁,每天就在汽车站旁边做买卖;白天出去摆摊,晚上回老庞的店里住;已住了一个来月。一个月能在一个地方卖老鼠药,看来新乡的老鼠多。因都是长客,皆住在靠里一间屋,三天下来就熟了。白天,吴摩西扯着巧玲去汽车站看汽车,有时也到老尤的地摊前,看他卖老鼠药。一袋袋老鼠药,用草纸包着,码了一地。巧玲对老鼠药不感兴趣,爱看老鼠药前边,摆着的二十来个干硬的大老鼠。大老鼠也就是些老鼠皮,里边填些稻草破布撑起来的,证明皆是吃了老尤的老鼠药毒死的。巧玲还拾起一根草棍,拨弄这些大老鼠;拨它们也不见动,巧玲“咯咯”笑了。过去巧玲胆小,带她到新乡,她胆子倒练大了。有人踢着地上的老鼠问老尤:

“这么大个儿,真的假的呀?”

老尤:

“这还叫大?大的没敢带来,怕吓着谁。”

卖老鼠药是小本生意,小本生意就是卖个嘴;老尤虽是哑嗓子,一天到晚喊个不停。吆喝的曲儿也成批成套。如:

天增岁月人增福

家里不能藏老鼠

从北京,到南京

都知道老尤的鼠药灵

……

又如:

紫禁城,乱哄哄

八个老鼠来集中

大鼠喊,小鼠叫

都要把老尤给灭掉

灭老尤,为个啥

姑嫂妯娌都没了

……

等等。

吴摩西听了笑。巧玲听了也笑。这些话,让吴摩西吆喝,吴摩西就吆喝不出来;先是想不起这些词;就是想起这些词,也拉不下这个脸。一方面佩服老尤的口才,同时感叹,卖一个老鼠药,哑着嗓子,还一喊一天,也不容易。到了晚上,三人常在店里一起吃晚饭。吴摩西父女俩爱吃羊肉烩面,老尤爱吃烧饼夹驴肉,外加一碗白菜虾皮汤。不点饭菜点烧饼,也是图个省钱。但吃过烧饼,再喝一碗热汤,老尤也能吃出一头汗。有时老尤会掰下一牙夹肉烧饼,递给巧玲;巧玲与他熟了,也接过就吃。一开始吴摩西说巧玲:

“人家的东西,拿来就吃,没个规矩。”

老尤倒笑了:

“吃吧一嘴烧饼,孩子家,哪那么多讲究。”

老尤除了卖老鼠药会吆喝,平日与人说话,也显得活道。老尤大吴摩西十来岁,叫吴摩西为“兄弟”,吴摩西只好管他称“哥”。老尤吸烟,吴摩西不吸烟;夜里入睡之前,躺在炕上,老尤吸着烟,两人也扯些闲话。巧玲一开始跟着听,但听不到两袋烟的工夫,就兀自睡着了。老尤来自开封,爱说些开封的典故,如开封的相国寺,龙庭,潘杨二湖,清明上河街,马市街等;还有开封的吃食,如开封的灌汤包、沙家牛肉、白家羊蹄、胡家罐焖鸡、汤家焖狗肉等,说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把开封说成了天上人间。吴摩西听后心里笑,既然开封这么好,为啥还离开开封,来新乡做小买卖呢?说到别的话题,两人也有说戗的时候。如家里人好还是外边人好,如急脾气好还是慢性子好,对人善好还是对人恶好……按说这些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得具体事具体掰扯,但两人争论起来,往往各执一词;两人戗起来,老尤一开始坚持自己的说法,看吴摩西急了,就不坚持了,马上转过话头,顺着吴摩西说:

“兄弟,你说得也对。”

再说别的,老尤干脆没了说法;吴摩西说什么,他都随声附和:

“没错。没错。”

这也是一个功夫,也是出门做买卖练就的本领。卖一个老鼠药,可不得处处顺着别人说吗?倒弄得吴摩西有些不好意思。只有一次,说起老尤卖老鼠药,吴摩西夸他嘴上功夫好,接着指指自己的嘴:

“我的嘴就不行。”

没想到老尤叹息一声:

“兄弟这话就说错了,要不就是笑话你哥。”

吴摩西:

“咋?”

老尤:

“一辈子卖个老鼠药,逗个嘴皮子,啥时候是个头呀。”

吴摩西:

“那你还想干啥?”

老尤看吴摩西一眼,在炕沿上敲着烟袋:

“啥时也能发一笔横财。”

横财谁不想发,但正因为是横财,哪里是好发的?吴摩西说:

“想发横财,先得黑了心;看你的面相,不像黑心的人。”

老尤一愣,回过神儿来,又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