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4/5页)

拥有自己的产业,当一个真正的老板,是许许多多中国人毕生的梦想。中国人一向不缺梦想,也不缺勤奋,缺的就是这第一桶金!

刘存亮是在第四天和家里通了电话以后,才知道李臣并没有醉倒在哪里,也不是他曾做出的另一个极端假设——被人劫杀在哪里,而是,已经带着那六十万元巨款衣锦荣归,回了鉴宁。

刘存亮和家里通话后立即关掉了他在夜市的小店,赶回鉴宁去了。走前与保良通了一个电话,大骂李臣小人无情,见利忘义。刘存亮在电话中的激愤让保良沉默了很久,想到自己从小到大的亲朋好友,到现在几乎全都分崩离析。他忽然被一种不可知的无常心态笼罩起来,感到天日无光,人心叵测,究竟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能够长久?茫茫人海,混沌世界,到底还有谁可信任依赖?

对人生越是疑惑,心灵越是脆弱,越是渴望拥有亲人,越是想念父母和姐姐,想念少年的鉴河岸边,山丘之下,他家的那个小小的院落。

最想念的,最让他夜不能寐的,还有张楠!

刘存亮走后,保良非常孤独,非常寂寞。那种孤独寂寞并非无所事事和百无聊赖,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恐慌,一种失落。他有时还会试着拨一下张楠的手机,和过去一样,手机不是关着就是“小秘书”,没有发生任何惊喜和意外。

忘记过了多久,他倒是意外地接到李臣打来的一个电话。李臣在电话里并未直接回答保良的质问——关于那笔奖金,关于他和刘存亮的争议。他只说他想与保良当面谈谈,他希望保良能尽快回一趟鉴宁,来往的车马及食宿费用,全由他出。

保良没有立即动身。三天后单位排他轮休,他才搭乘早班的火车回了鉴宁。

到车站来接他的,不是预想中的李臣,而是李臣的父亲。李臣的父亲开着一辆一看就是平时买菜用的三轮摩托,把保良直接接到家中。到了李臣家保良才知道李臣正在卧床养伤,头上缠着纱布,眼眶也圈着乌青。

细聊,保良真的吃了一惊,李臣头上脸上的伤痕,居然都是刘存亮的杰作。刘存亮生性软弱,能出手攻击比他强悍许多的李臣,实在令人不可捉摸。

李臣和刘存亮,十年结拜的兄弟,如今一朝反目;刘李两家,二十年相邻的街坊,同样势如水火。他们已经打了不止一架,李臣伤了刘存亮的父亲,刘存亮伤了李臣本人。公安出面调解未果,刘家已经一纸诉状,把李家告上法庭,法庭已经受理。刘李两家都在各找律师,决心把官司进行到底。

李臣请保良来鉴宁的目的,是要保良作为他的证人,证明那天他刮出大奖的彩票,确是出自李臣所买的五张彩票中的一张,并要保良与他的律师见面。这个官司争议的焦点,是刮出大奖的彩票究竟由谁所买,谁买了这张彩票,那六十万元奖金,自然应当归属于谁。而诉讼的双方肯定各执一词,当时在场见证的第三者,唯有保良一人,所以保良就成了双方都要争取的重要证人。李臣先下手为强,除了经济上许愿之外,他还告诉保良,他最近打听到了关于保良姐姐姐夫的一些消息,如果保良答应为他作证,他可以无偿地转让这些消息。

保良问:什么消息?

李臣说:肯定是很有价值的消息,你要先答应了我,我才能告诉你。

保良说:我只能证明那个奖是我帮你们刮出来的,我也不知道那张彩票是谁买的。你们自己又没记号,把十五张彩票往桌上一放,谁知道谁是谁的。

李臣说:所以这事说白了就是求你,你要同意为我作证,具体怎么说法,我请的律师会详细教你。你今天只要答应帮忙,我今天就可以告诉你到哪儿去找你的姐姐!

保良闷了半天,李臣盯着他的嘴巴,李臣一家老小,都死死地盯着他的嘴巴。可那嘴巴一直紧紧闭着,不出一丝大气。

终于,保良开了口,他说:我不找我姐了。

那天保良坚决谢绝了李家的盛情,没在李家吃饭。他在街上随便吃了一点东西,黄昏时再次翻墙进入他家的旧居。那院子被夕阳涂抹得有些朦胧,逐一入目的每个即景,都像老旧发黄的照片,又有一些油画的厚重。姐姐的卧室里还有一张旧床,保良小时候常和姐姐挤在床上,有说有笑地谈天说地。如今揣摩童年的感觉,背脊靠墙坐在床上,看墙上浮尘飘落,听床架吱呀作响,从这里透过洞开的屋门,还可以看到院内枯败的垂藤,正随着矮墙移动的斜影,在太阳的余烬中一点点变冷。

太阳落山的时候,院外的小巷照例开始热闹起来,炊烟将各家饭菜的香味,带向狭窄的天空。在远远近近锅灶的喧闹声中,保良听见砰的一声响动,似乎就在姐姐卧室的门外,清晰得近若咫尺。紧接着他看到卧室半开的窗前,出现了一个逆光的人影,那人影又从窗台翻进屋子,拍了拍两手的尘土,有气无力地叫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