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5/8页)

他打开门,意外地发现正要敲门的宗柏青。柏青手里提着两大包从超市买来的食品,他说我先过来看看你,洪泽说下了班他就过来。

柏青的表情是缺乏表情,他现在真的有点变得喊救命和说我爱你是一个腔调了。他进屋放下东西才问呼延鹏准备上哪儿去?呼延鹏想了想说,也是去超市买东西。柏青说那你就不用去了,能想到的我全都买了。

呼延鹏去找来两只玻璃杯,又从冰箱里拿了一些冰块,便和柏青坐下来喝啤酒。

酒过三巡,呼延鹏叹道:“柏青,你说怪不怪,怎么洪泽倒成了香饽饽了?我听说还有不少报纸出高价想把他给挖过去呢。我反而变成了箩底橙,人家像验尸官一样地验我,然后一声不吭就走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啊!”

柏青道:“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成败论英雄,洪泽能把发行量搞上去这也是事实。连我的老丈人当年没要洪泽现在都直后悔,可是我跟他提你,好歹你也是明星记者了,他说做一个好的大报记者光有胆量是不够的,首先是要听话。不光做报纸,做其他工作也是如此,没有一个领导喜欢刺头下属。所以我估计,方煌不请你也是这个原因。”

“那我可以进《精英在线》啊。”

“《精英在线》是头羊,死都死过几回了,上面一双比一双雪亮的眼睛盯着它呢。现在你的稿子在哪儿都发不出来,他哪还敢要你这个人?他还混不混了?”

呼延鹏不说话了,的确,方煌看完《坚冰下的隐秘》之后便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连说这是一篇好稿子,会尽快安排。但这之后便泥牛入海没有了消息,作为周报的《精英在线》又出了两期了,既没有呼延鹏的文章,也没有文章预告,不用说是方煌那里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柏青又道:“说句老实话,这三家报业集团里胆子最大的还是戴晓明,他不要你就没人敢要你。”

呼延鹏心想,再回到戴晓明旗下是无论如何没有可能了,别说他没有给他搭下台阶的梯子,就是有,他也不能下。大不了就是落草为寇,他就是沦为一条野狗,也不能尾随在戴晓明身后做一条走狗,或许会受到宠爱和器重,但这不是他想要的,也是他根本不可能接受的一个结局。再则,正是因为戴晓明曾经是他如此仰慕的一个人,他才不愿意在他面前输得这么彻底。

老实说,目前的状况才是令他最绝望的,他想他可以坐牢,可以做流浪记者,但是他现在要放弃的是他内心中最后的一点光明。

呼延鹏突然对柏青苦笑道:“柏青,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很傻?”

柏青很肯定地说道:“当然没有。”

“我知道你是在安慰我,你的心跟女孩子的一样细。”

“我为什么要安慰你?说句老实话我其实挺羡慕你跟洪泽的,你们活得有快乐也有痛苦,有高峰也有低谷,哪怕是一败涂地那也是一种值得珍藏的记忆。我的确是衣食无忧,可是你们觉得我活过吗?”

“别这么说柏青,活得好并不是罪孽,至于活法又有什么高下之分?无非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走。”

“可是你并没有改变啊,而我,却又没有勇气改变。”

呼延鹏没有说话,啤酒多少让他的心底升起一股畅快之意,除此之外还有些许的满足与感动。哪怕是透透不理解他,至少柏青是知道他的,其实人生有柏青这样的朋友足矣,他就像风,像水,像空气,难以觉察却又无处不在。

此后的几天,呼延鹏开始自毁前程地去各种名目的小报自荐。有一家挂靠在出版社但是自负盈亏的小报名叫《劲爆》,据说是有社会上的财团支持的,办公环境也相当不错。主编见到呼延鹏时看着手表说只能跟他谈二十分钟,可是一谈起来竟谈了两个小时不止,大有相见恨晚知音难觅的感觉。之后呼延鹏便去行政办公室办手续,这时才意外地得知报社的每个工作人员必须自销每期的《劲爆》三百份。《劲爆》也是周报,每个月的自销量就可想而知。呼延鹏忍不住说道,我不可能站到街上去卖报吧。财务说,谁也不可能站到街上去卖报,好多人是直接把报纸送到废品站,但是三百份报纸的钱是要从工资里扣的。

呼延鹏丢下一句“岂有此理”之后便拂袖而去,根本没有再跟主编照面。

成为流浪记者看来已成定论。呼延鹏始知,社会精英和边缘文化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清晰的界限,如同从一间房子走到隔壁的另一间房子。就这么简单。

透透决定跟呼延鹏结婚。一个男人突然莫名其妙地进了看守所,又风卷残云地一无所有,可是这种时候你还是不想离开他,这说明什么?那你还等什么?就应该立刻跟他结婚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