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6/7页)

在一派脉脉含情之中,小草被某公司的爱心代表从透透那里接走了,翁远行也打电话给呼延鹏,感谢他对自己无私的帮助。

事情的结局似乎已经十分圆满了,呼延鹏事先没有感到会出现任何麻烦。被叫到戴晓明办公室,戴晓明的办公桌上正放着一份摊开的《精英在线》,头版头条便是呼延鹏的文章。戴晓明铁青着脸,看都懒得看呼延鹏:“你到底怎么回事?这么有影响的文章拿去给方煌的报纸发?!如果不是我亲自把你从北京招来的,我简直就认为你是方煌的卧底,你想帮他搞垮我们的报纸是不是?!”

呼延鹏傻了,他解释说:“我认为这篇文章不适合在我们的报纸上发表,因为太多人盯着我们了,所以才拿给《精英在线》的……”

戴晓明恨道:“你怎么知道不适合我们的报纸发表?!我不管被谁盯着,反正我们的报纸最需要的就是这类拨乱反正的文章,这是在夸我们党自身的净化水平!再说,适不适合我们发表也是我说了算啊,你跟我商量了吗?!”

呼延鹏立刻把上次和洪泽的谈话内容做了如实的汇报,而且着重说了害怕影响强书记这件事,还说洪泽说他会跟戴晓明打招呼。戴晓明的表情是根本没有人找过他,并且当场打电话给洪泽。

老实说,洪泽到方煌那里撤稿撤主编,回来之后也有点吃不准了,不知怎么做才合适,才能真正做到强书记心里去。于是他打电话给“深喉”,但“深喉”的电话始终处于关机状态,而且每次都是如此,只要不是他主动打来电话,你就永远找不到他。“深喉”能说出来的身份是政府一级的导读员,专门给上面写内参的,似乎既了解民情也深知内情。但洪泽直觉他的身份并不那么简单,有一回洪泽到北京出差,很想会会这个高人,也因电话联系不上作罢。但有一点洪泽很明白,当官就是要做墙头草,你不左右摇摆还能怎么样?

也就是在这时,呼延鹏的追踪报道见报了,强书记办公室的秘书从北京打来电话给部长,说这是一篇尽得民心的好文章,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我们有责任把它发扬光大,以后一定要多组织这样的好文章。

一向觉得自己料事如神的洪泽有一种一脚踩空的感觉。

于是洪泽对戴晓明说,他跟呼延鹏闲聊的时候说过什么已经不记得了,如果谈到过类似问题,也仅仅是闲聊,并没有当真的意思。如果当真,按照组织原则他也应该是跟戴晓明打招呼,不会为这事直接跟呼延鹏发生关系。

戴晓明放下电话以后,便把洪泽的意思原封不动地告诉呼延鹏,呼延鹏气得脸色涨得通红,五官都有点变形了,却又根本不知做何反击。戴晓明当然也没有气消的意思,他说,我们这张报纸就是要剑走偏锋,要踩线,中规中矩就会失去读者,至于领导印象,那也不是不重要,但是必须“杀人放火以后再招安”,这样报纸才能保持个性,领导和老百姓都看重你。翁远行一案有文眼,这种有发挥空间的案例也不是俯拾即是,结果让方煌空手捡了个金元宝。戴晓明越想越窝囊,最后忍不住对呼延鹏说,你还是太年轻了,报纸哪有不出错的?关键是有没有人在后面给你兜着……我还没害怕呢,你怕什么?!

其实,戴晓明的话,呼延鹏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心里只想着去找洪泽这个王八蛋算账。下午四点半钟,呼延鹏赶到了洪泽的办公室,出人意料的是宗柏青也在,斯斯文文地坐在沙发上品茶,洪泽笑嘻嘻地不知在跟他说什么。呼延鹏进了办公室便对洪泽破口大骂:“你这家伙为了当官能把你亲娘都卖了!”

洪泽当然也不生气,笑道:“骂吧骂吧,只要你能出气。”

柏青急忙起身去安抚呼延鹏,说洪泽知道自己讲的话不合适,所以打电话叫他过来,他出血请咱们吃饭谢罪。呼延鹏说气都气饱了,我不吃。

柏青说那你这又是何必,大家兄弟一场,他也承认一身的官场恶习,你太认真就没意思了。呼延鹏说谁跟他是兄弟?!他连黑道上的人都不如!江湖儿女也没有这么干的。洪泽的态度出奇的好,他说,呼延,不是我说你,咱们在被窝里说的话你怎么能说给外人听呢?呼延鹏终于给他说笑了,他妈的谁跟你一个被窝?!我见到女人就有冲动,干吗跟你一个被窝?!

三个人走出办公大楼,由于下班时间早已过了,楼道上几乎没什么人,洪泽却还是那个死样子,一脸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情。总之无论是在机关还是有外人的场合,他都觉得不安全,就是要做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他们去了停车场,上了柏青的车。柏青打着引擎说我们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