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第2/3页)

他既无法得到父亲岳锐和肖云嫂老一辈革命者的谅解和原宥,也只有和儿子羸官这一代新人决裂;而在生活方面,他既不可能真正和秋玲结婚,也不可能真正和妻子淑贞分离而毁灭家庭。最后“他觉得自己简直成了天边雁、海上舟,于茫茫中显出孤零零一个身影”,终于病倒了。

岳鹏程这个人物,虽然只是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一个农民改革家,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突然成为一个英雄。可是,他没有力量彻底消除掉灵魂中沉淀的淤泥,却不能不如同一颗流星闪失在空间。从这一点上来讲,这个人物的命运,有相当的普遍性和典型意义。无论是一个基层的领导者甚至是较高一级的领导人,都不能不警惕和反思,在改革开放中,要在创业过程中开拓新的领域、新的境界,不仅需要魄力、远见、胆识,还要善于冷静地思考;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既要清除长期封建思想所淤积的泥沙,也要防止资产阶级不正之风的侵蚀,不然就功亏一篑。

因此,作者创造了岳鹏程这一个真实生动感人的形象,激起人们思考,形成这样一个悲剧性的改革家的形象的原因,指出了改革的艰巨性——改革者在改革中还要严格改造自己,这就使得作品的思想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中国有句老话,牡丹虽好,绿叶扶持。岳鹏程这个人物形象的真实生动,正是作者在努力刻画他的形象的同时,努力围绕着岳鹏程的“骚动”,有层次地分别展示了各种人物相互之间的心灵的撞击。岳鹏程以他的骚动和自己的父亲、妻子、儿子发生几乎是不可调和的冲突,然而正是这种心灵不断地撞击,不仅真实、深刻地揭示了岳鹏程复杂的心态,也使得岳锐、肖云嫂、淑贞、羸官、秋玲等人被卷入骚动之秋的风风雨雨之中,显示出各自不同的个性和独特的心理,以致这些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闪耀着自己的星光。

特别是岳锐、肖云嫂这种在农村生长,在革命战火中成长起来的老一辈共产党员,按照传统的观念来看岳鹏程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一种叫他们感到痛心疾首的“大逆不道”。可是,他们也终于在第三代、青年羸官一代人身上看到了希望,尽管还有些迷茫。(当然,作者也较精炼地写下一个省级干部邢老,听到羸官改革农村的设想,就决定把调查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小桑园去,又说明我们党内老一代还有头脑非常清醒的领导人,会把握住农村改革的方向。)然而透过这老一代人的眼光来看农村改革、乡镇企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干部的能量,这又是不可缺少的一笔。因为这老一辈革命家的确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较大影响的一股力量。

他们站在支持农村改革这一边,就会形成一股起推动促进作用的力量。否则,他们也的确可以形成一股顽强的阻力。他们和岳鹏程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

事实也证明,老一辈革命家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党章,按照党的原则办事,无私地贡献一切的精神等等,不论进行什么改革,也仍然是改革者应有的道德品质。

对于传统的观念和思想,现在有一种倾向,一提传统,似乎就是指过去的所有的一切旧的传统观念和思想,都是应该撇弃的落后的东西,完全否认一切传统的观念和思想,而忽视了一个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实际已经有所变化,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经过实践证明,还有所发展和丰富的优秀的传统的观念和思想,还是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的。

作者在揭示岳鹏程的心态,谈到他和淑贞、秋玲的关系时,曾经有过一段分析:“他有愧于淑贞也有愧于秋玲。但他不能躺在观念和道德上生活。在他看来,生活创造道德,道德理应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唉,为什么人们只为外在客观世界的变化欢呼雀跃,而漠视人的主观世界必然随之变化的合理性呢?”

我读《骚动之秋》这部作品时,小说一开始就揭出了淑贞发现岳鹏程和秋玲的暧昧关系,我就习惯地直感到,这大概就是岳鹏程这位农民改革家最后垮台的导火线,还有点担心小说过多地落入“三角关系”的俗套。后来才发现作者还只是把岳鹏程和秋玲的关系作为刻画人物复杂心态的一个侧面来写。现在,甚至有个别所谓“改革题材”的作品中热衷于描写男女私情,渲染性爱,以为这也是改革中必然的合理的变化。其实,这正是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带来的消极因素,但不能认为这就是应该合理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