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片断(第2/2页)

婚后头两年岁月还算幸福,除工作繁忙家务繁琐偶尔有些口角之外,免不了要常常去基层考察一番。因为是和平年景,所以我特别注意学习一些传统医疗知识,对养生投入了较大精力。每到一地必要寻医问路,对那些专心修炼的高人十分向往。故乡地处滨海,仙气缭绕朦朦胧胧,几个外岛难说就不是古代传说中的三仙山。我曾借考察之机约上三五好友登临海岛,果然遇上一二长寿老者!他们年届百岁有余,面色红润声似洪钟,不客气讲其中一个还有正常夫妻生活呢,而且妻子竟然小他二十二岁!采阴之说被百般批驳已经臭不可闻,然而从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来看,又何等片面无知!再说丹丸,即便不能长生,起码也能助寿,岛上寿星几乎家家都有绝招,只是不愿为外人道罢了!即便岁数也是大加隐藏,其实到底有几百岁还得查查看呢!有些道士身在深山不露真面目,我记得他们从打鬼子时就是老人了,今天看上去年纪也并未显得大出多少。这些人用砂锅日夜煎煮东西,辅助吞吃一些自制膏丹丸散之类,人不长寿才怪呢!如上也是我重返战地的观察和发现,顺手记在这里聊以备考。

最不能忘记的是门头沟战斗的第二年。这一年华东战场形势已经明朗,我军歼敌动辄数十万,气势汹汹之敌眼见得收敛了许多。也许是紧张多年有些松懈吧,或者是因为放弃了世界观之改造,结果就于这一年酿出了一生最大错误,也使档案中落下了最重的记录。唯物主义者不必回避缺点和错误,也无须避重就轻。总之那一年夏季斗争形势过于乐观,后方前方同样洋溢着某种享乐气氛。首长二侄女叫闵慧的,从军政大学回乡,由我一路护送,走到柳村时正遇上流匪行窜,于是只得找村里老会长躲避三天两日。闵慧夜里受惊常常不能安睡,我们少不得就要拉些闲话,说着说着形势也就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最终越过了同志的界限。整个事件的结局也就是后来的脱离军籍,即离队;所幸的是我对错误尚能深刻认识,再加上首长开明和对下级的爱护,最终不至于过分计较,总算给了重立新功的机会。所谓:人生一世谁无过,留取丹心照汗青。多情自有悲伤处,重踏旧地忆群英。

再过柳村时,我正好年届六十,眼望着满街柳色不胜唏嘘。打听老会长的旧居,这才知道已经拆了多年,时下已盖起了别人的砖屋。可见物非人是,天地两茫茫了。我在村里徘徊半天,县里书记听说后特意赶来陪我,准备了丰盛的晚宴,临行时还让我提字留念。这时节真是心潮起伏,对往日情景怎能释怀,于是也就毅然挥笔写下:多情未必不丈夫,一心向义真豪杰。身边这些人你看我我看你,四目相望皆不能理解。这也是很自然的了。

可惜身边没有留下一张闵慧的照片。只记得她微胖,脸庞稍黑,大双眼皮,穿了一套崭新的槐花染黄的粗布军装,扎了两条小辫子。浑身都是活力啊,浑身都是年轻人的朝气啊……那是远比现在的青年更健康更活泼的啊!奇怪的是她一点音信都没有了……为了抵挡心中的想念,我在家里时就反反复复用魏碑体写一首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