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巡·六(第2/2页)

琅琊台下渐渐聚集了五六百个方士儒生,就剩下徐福——那个思琳城的著名人物没有到场——始皇有令,对徐福及其同僚不准骚扰。

儒生方士们住在琅琊台下的帐篷里,十分拥挤,吃着简单粗糙的菜肴,不停地抱怨。

始皇让李斯赵高他们一一询问,得到的讯息却令人失望。那些儒生方士们根本就没有出海的计划,也没有什么上等良策。始皇心生厌恶,不再谈论寻仙一事。

这一天有人急急来报,说儒生方士们已经待不住了,前一个夜晚跑了三十多,第二天又有一百多个逃走了。始皇火起,“砰”地拍了一下案几:“留下的儒生方士悉数捆绑,跑走的,速速捉回!”

一连十多天捕人。有的儒生方士吓得乘船往海上逃去,有的已经上了船又被追回。不过最终还是有不少人逃到了海上……

始皇命令把所有儒生方士悉数带到琅琊台下,在沙滩上捆绑示众。卫士们把他们像拖东西一样拖出来,不论年少年迈,只用绳子拴成一串。他们喜欢清洁,脸部修得非常干净,即便在这些天的恶劣群居中,也还是尽量把自己打扮得整齐;哪怕只搞到一点水,他们也要洗一遍身体。面对这些如狼似虎的兵士,他们大多都能昂首挺胸,神色坦然。士兵们把他们拖倒在地,但一有机会站起,他们马上就把衣衫上的泥土扑打干净。

四面八方的百姓都被驱来。赵高和李斯让人点了三堆大火。赵高登上高台,先是背了几段秦国律令,然后颁布罪行,说这些儒生方士极为狂妄古怪,是谋反之源。李斯站在一旁。赵高提高了声音:“敢于议论时政,谤毁陛下者,罪不容诛……”

接着他命令把几个最年长的儒生扔进了三堆大火里。

四周百姓吓得哭起来,他们一齐跪下求饶。卫士们用宝剑指着跪下的人,让他们沉默下来。

这时儒生当中有一个人认出了李斯。他来自思琳城,曾在那里接待过很多游学之士,知道李斯也是一个儒生,后来在吕不韦门下当了幕僚,还写出了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这会儿刚刚呼出了一声“李……”就被赵高的连连呼喊打断了。这尖尖的嗓音播散的是死亡之声,所以人人恐惧。卫士们在喊声里大开杀戒,有的儒生方士给倒立着埋进沙土,有的腰斩,有的拴住手脚,从高高的石崖上推入大海。

鲜血遍地,刀剑尽染。哭嚎声响彻山野。

围观的百姓给吓昏了。只是半个时辰,所有的儒生方士都惨遭屠戮。被杀者共有四百六十多人。鲜血把方圆一里多的土地都染得通红,血流成河。

3

始皇被搀入帐篷。到了睡榻上,他再也支持不住,一下子倒在那儿。小宦官赶紧给他擦额头,按人中。

“陛下!陛下!”李斯急急呼叫,一直跪地。

始皇终于睁开眼睛。赵高捧出两粒绿色的丹丸。始皇接过又扬掉了。“拿来……”他咕哝着,“给我拿来……”

小宦官双手捧着一个金盘,不知怎样才好。

“给我……时光!”

小宦官这次听明白了,颓丧地把金盘收起来:“陛下……‘时光’不是一个东西,它无形无影……”

“给我拿来!”

小宦官看着赵高,赵高看着李斯。“时光”在哪里?陛下赢得了一切,平定了六国,天下什么都是陛下的了,可是惟独“时光”是一个例外。

始皇闭上了眼睛。

李斯与赵高耳语一番,准备赶紧收拾帐篷。到哪里去?到思琳城,去找那个徐福。这时所有的指望就在那一班人身上了——那仙药里面就包裹着“时光”!始皇紧闭双目,听见有人窃窃私语,就睁开了眼睛。李斯就把刚才所思所想讲了一遍。始皇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爱卿……车队可分两路;先到莱山,那儿离思琳城不远,我要祭拜月主。”

李斯不太明白。

“光阴如箭,光是太阳,阴是月亮;朕身体衰竭,已近暮年,如今拜不得太阳啦,就让我去拜一下月亮吧。”始皇定了定气,又说,“不必惊扰徐福,不必惊扰那个‘百花齐放之城’,且忍耐些。”

李斯和赵高退下了。

第二天凌晨,长长的车队向西北方驰去。莱山是月亮神居住的名山,它在思琳城南四十华里处。始皇在车中闭着眼睛,不断发问:“莱山到了吗?到了吗?”小宦官答:“就要到了,就要到了。”

车行五日,到了莱山脚下。人们抬着始皇,文武百官相陪,几个卫士围在四周,往莱山登去。始皇登上山巅,远望思琳城一带、海滨平原这块膏腴之地。莱山北麓有一座金碧辉煌的月主祠,始皇的目光转向它,满脸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