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二十五(第5/6页)

李光头拉着童铁匠的板车,车上放着余拔牙的躺椅和油布雨伞,又去了我们刘镇百货公司的仓库。李光头在仓库里巧言令色,把林红的屁股秘密又出卖了一次,借出了一堆麻绳。李光头大功告成了,口里吹着革命歌曲的旋律,拉着板车在大街上嘎吱嘎吱地凯旋回家了。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李兰已经睡了,想到自己明天要走很长的路去乡下,李兰吃过晚饭早早就上床了。自从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名扬刘镇以后,李兰就管不住这个儿子了,儿子经常深夜回家,李兰只能唉声叹气。

李光头回家时看到屋里黑着灯,知道母亲睡了,他轻轻地放下板车,悄悄地打开屋门,摸到灯绳拉亮电灯,坐在桌前狼吞虎咽地吃下去母亲给他留着的晚饭。然后李光头开始干活了,借着屋里的灯光和屋外的月光,李光头先把躺椅放到板车上,用麻绳将躺椅和板车牢牢固定在一起。躺椅的扶手上有一个插杯子的孔,李光头打开油布雨伞,将伞把插进孔里,让油布雨伞在躺椅上面张开,李光头再用麻绳将油布雨伞牢牢固定在躺椅和板车上。

此刻已是夜过三更,李光头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又用麻绳将关键的地方再加固一道。最后的加固完成后,李光头双手背在身后,绕着板车走了两圈。李光头嘿嘿笑个不停,他觉得板车、躺椅和油布雨伞三位一体结结实实了,好像胳膊、腿和身体长在一起那样。李光头满意地打着哈欠,走回屋里睡觉了。李光头躺下后发现自己睡不着,他担心屋外的杰作被人偷走,干脆抱着被子来到了屋外,爬上了童铁匠的板车,躺在了余拔牙的躺椅上,李光头心里一下子踏实了,眼睛一闭鼾声就起来了。

天亮的时候,李兰起床后看到李光头的床空着,被子也没有了,李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摇摇头打开屋门后,失声惊叫起来,她看见了一辆世界上最稀奇古怪的板车,她的儿子裹着被子就睡在板车上的躺椅里,上面张开着一把很大的油布雨伞。

李兰的惊叫让李光头从睡梦里醒来了,他看到母亲吃惊的表情,揉了揉眼睛爬下了板车,得意万分地告诉李兰,板车是童铁匠的,躺椅和油布雨伞是余拔牙的,这些捆绑着的麻绳是从百货公司仓库借来的。李光头对李兰说:

“妈,这下你就舒服啦!”

李兰看着这个混世魔王儿子,心想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哪来这么大的本事?李兰觉得自己不认识李光头了,这个儿子总会隔三差五地弄出些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

母子两个吃过早饭以后,李光头提起热水瓶,小心翼翼地往葡萄糖输液瓶里灌水,一边灌着水,一边告诉李兰:

“这里面有多于半两少于一两的葡萄糖营养。”

然后李光头体贴地将自己的被子整齐地铺在躺椅上,他说路上颠簸,身体下面有被子就不怕颠簸了。李光头左脚压住板车的把手,体贴地将李兰扶上了板车,又体贴地扶着她在躺椅里躺下来。李兰手里抱着纸元宝和纸铜钱的篮子,躺在了板车里的躺椅上,她看着头顶上的油布雨伞,知道是为她挡雨遮太阳的。李光头把含有葡萄糖营养和装满了水的输液瓶递到李兰怀里,说是路上让她解渴。李兰接过输液瓶时眼泪涌了出来。李光头看到李兰哭了,吃惊地问:

“妈,你怎么啦?”

“没怎么,”李兰擦擦眼泪,笑着说,“好儿子,我们走吧。”

这天清晨李兰坐上了我们刘镇有史以来最豪华的板车,由李光头拉着,在我们刘镇的大街上招摇过市。刘镇的群众目瞪口呆,一个个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此组装起来的板车就是在梦里也没有见过。有群众叫着李光头的名字,打听这东西是怎么弄出来的。

“这东西?”李光头得意地回答,“这是我妈的专板车。”

群众听了一头雾水,问李光头:“什么专板车?”

“专板车都不知道?”李光头骄傲地说,“毛主席坐的飞机叫专机,毛主席坐的列车叫专列,毛主席坐的汽车叫专车,为什么?因为别人不能坐。我妈坐的板车叫专板车,为什么?也是别人不能坐。”

群众恍然大悟地笑起来,李兰也忍不住笑出声音。李兰看着儿子拉着她坐的专板车,在大街上走得雄赳赳气昂昂,心里是百感交集,这个儿子曾经和那个叫刘山峰的人一样带给她耻辱,现在又像宋凡平那样让她感到骄傲了。

我们刘镇的女群众觉得李兰的专板车更像是花轿,她们咯咯笑个不停,叫着李兰的名字说:

“你今天是出嫁吧?”

“不是的,”李兰羞红了脸,“我是去乡下给我丈夫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