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哭过的人,才懂大笑不易(3)(第4/5页)

  这才是我想要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生人,我热爱的是游戏机、电脑、手机,以及打开说明书全是洋文的高科技产品。

  这是时代使然,不仅替代了手表的时间功能,更有其他更让我感兴趣的。

  解放了手腕,劳累了手指。

  大学毕业以后,希望能在北京有更好的出路,于是埋头在出租屋里读书,准备考试。六七个人挤在巴掌大的房间里,和昏黄灯光和污水蟑螂为伴。因为租金便宜。

  后来结果不如人意,站在北京冬夜的风里,想了一阵儿,没想明白什么,也没有时间再想,第二天匆匆忙忙再找工作,和自己学的专业毫无关系,东奔西跑,好在光棍一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经济学的生活条件性里,至少满足基本生存是做到了。

  可惜,除了忙,不知道自己还做了些什么,还能做什么。深更半夜接到老父的短信,说奶奶住院,妈也动了手术,只有他一个人两头跑,两头瞒,怕婆媳都瞎操心。恐怕是他以为我睡了,大事不报又不好,趁着夜深发一条,等看见也是明早了。

  都说年轻人瞎矫情,就不能脚踏实地吗?其实是真迷茫,脚陷在泥里,踏不了。

  那一阵,总是睡不着觉。躺床上来回折腾。后来实在是怎么姿势都不得劲,干脆坐起身子,看时间。

  手机上的数字隔一段时间变一个模样,直到东方发白。

  想自己能不能不靠爹娘老子,好好做点儿什么,想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感觉不到时间流逝的真实。

  第二天,带黑眼圈上街,瞧见了钟表店。买了一块卡西欧。说是卡西欧,其实就是地摊货,四十块钱,表带上的针眼还往外冒出两根线头。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把表放枕头旁边,瞧着它走。

  北方的夜是很静的,不知道是我的错觉还是这表质量确实太差,恍惚感觉能听见秒针的移动。

  真好。

  还活着。

  然后觉得自己混蛋。

  普通人家出来的普通人,不想着一分钟当一小时使,还有空在这儿忧郁,伤春悲秋。

  小爷还活着!

  去你妈的,睡觉!

  后来工作就经常带着手表。

  习惯性地的看时间,开始有计划地抓紧时间。

  生活开始进入正轨,能去律所实习,后来还能选择更好的单位,自己甚至还有闲暇时间在网上写点儿东西。

  是不是靠抓紧时间熬过来的,这个不敢打包票。但手表至少算在深陷泥沼的时候,摆在我面前的一根长绳,绳子那头是什么,我不知道,却还是用力抓住了。

  抓住了,就活了。

  翻时尚杂志,常常看到手表广告,它成了身份、地位、品味、格调以及财富的象征。对我来说,或许还意味着自己还有过一段惨淡而又奋力向上的生活。

  现在我依然习惯睡觉前,手表放枕边。瞧瞧指针走动。

  有年轻人留言,说过类似的处境。

  还不止一个。

  我想,这大概类似于少年时的反叛,青春期时对性的懵懂,现在则是有了一份愿意成事的担当,有担当自然有压力,不稀奇。

  当然,自从写文章以后,对我倾述自己故事的,不止是他们。

  之前写关于墓葬文化的故事,有读者留了言:父亲六十大寿从瑞士定制了一块有特殊意义的某牌子的手表。他非常喜欢但因病只试戴过一次,我想把手表随葬,手表却不知所踪,后在烧了五七之后找到了。如果随葬了千百年后出土,考古学家不知特殊意义,会研究这手表挂着这牌子是真还是假吧。另,大理石的骨灰盒重到超出想象,刚放入骨灰的骨灰盒会热到微微发烫。

  读来触动。

  我往往意图让自己所述显得真实,却没想过,其实真实的生活要比自己所写份量重太多。

  吐露心中喜怒哀乐,是种解脱。

  我也乐做大家的邮箱,尽管这些信息都未能寄发出去,至少在我这里生根发芽。

  有人讲述自己和女友长久以来的爱情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