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巴比伦》后记

  我无意于在后记中指点这部小说的含义,据我来看,小说都是谎话,谎话的背后往往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作者个人的神经症,故事的可疑,写作的多重目的性,大抵如此。只有一点要申明,《少巴》绝非我个人的自传,它大体上还是小说,因此,上不得台面的那部分东西依然存在。

  大部分的故事,来自我20岁时候的耳闻目睹,也有瞎编的,有那么点荒谬感。那是90年代初,我印象中那是工人阶级最后的黄金时代。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总之悲喜交加。那个短暂的年代是否被淹没了,已经成了往事?我的看法是它们并未走远,仍在眼前。有人斥之为无聊,那恰好就是我写这个小说的目的。以后我还会继续无聊,直到连无聊都用尽了。

  这个小说于2006年年底完成,发表于《收获》杂志,如今印刷成书,我也百感交集。写得过于天真的地方,希望大家担待,我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去修改它的,但还是决定保留其本来的样子,包括未说尽的话,也不说了。人应该多读书,多看看世界,行有余力,写点诗歌小说之类,也不要勉强。

  写作那年,我母亲忽然病故,这个故事献给她,希望不会给她丢人。我的妻子尹晓青、我的编辑走走、我的出版策划人陈垦,也要与我分享这本书所带来的毁誉。小说的写作及出版过程中,劳驾罗丽蕴女士、赵苏林先生、黄诚先生、林剑先生、杨钰小姐、张渊先生,以及其他朋友们给予的帮助,我将不会忘记。同样,感谢读者对我的信任,把这本书一直读到了后记。

  最后,这个小说中所涉及到的生产数据、安全知识等,纯属虚构,请勿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作任何形式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