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言:那一年 十三(第4/5页)

李雪莲不好说明天要到天安门广场静坐,便说:

“明天我想去商场,给孩子买点东西。”

赵大头兴致又上来了:

“商场也行啊,我陪你去。”

李雪莲:

“我不想耽误你工作。”

赵大头:

“我不说过了,我请假了。只要你在北京,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李雪莲又将自己的外衣脱下:

“大头,你就别忙活了。你要想干啥,现在还来得及。”

赵大头张眼看李雪莲。看半天,又蹲在床边抽烟。突然说:

“瞧你说的,就是想干啥,也得给我点时间呀。”

见他这么说,李雪莲“噗啼”笑了。十几年过去了,赵大头看似变了,谁知还是个老实孩子。便说:

“大头,明儿我想一个人出去,你就让我一个人出去吧。俗话说得好,也给我点私人空间。”

见李雪莲这么说,赵大头也不再坚持了,也笑了:

“你要真想一个人出去,你就一个人出去。其实,陪你跑了两天,厨师长也跟我急了。”

李雪莲又笑了。扳过赵大头的脑袋,照他脸上亲了一口。

第二天一早,李雪莲换了一身新衣服,走出赵大头的屋子,走出“厨房重地”,要去天安门广场静坐。静坐换新衣服,也是为了跟天安门广场相符,如一身邋遢,像个上访的,说不定还没进天安门广场,就被警察抓住了。一个月前决定告状时,李雪莲买了身新衣服,一个月没用上,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在老家没排上用场,在北京派上了用场。但刚转过大厦,来到前院的花池子前,被一人当头喝住:

“哪儿去?”

李雪莲吓了一跳。扭头看,是一中年男人,粗胖,一身西服,打着领带,左胸上别着办事处的铜牌,看上去像办事处的领导。李雪莲以为自己在赵大头这里偷住被他发现了,又听他问李雪莲“到哪儿去”,并没问她“住在哪儿”,又有些放心,但回答“到哪儿去”,匆忙间也不好回答,因为不能告诉他实话,说自己要去天安门广场静坐,一时也想不出别的由头,只好答:

“出去随便遛遛。”

那人生气地说:

“别遛了,赶紧搬吧。”

李雪莲愣在那里:

“搬啥?”

那人指指花池子台阶上四五捆纸包,又指指大院门口:

“这些材料,快搬到车上,不知道今天要做‘政府工作报告’呀?”

又说:

“快点快点,代表们马上要去大会堂开会了。”

李雪莲这时发现,大院门口警戒线外,一拉溜停了七八辆大轿车。大轿车发动着,上边坐满了人。这些人在车上有说有笑。大概这中年男人看李雪莲衣着干净,北京发型,又从大厦后身转出来,以为她是大厦的工作人员。李雪莲也知他误会了,但见他支使自己,也不敢不搬花池子上的纸包,怕由不搬纸包,露出在这里偷住的破绽。再说,白搬几个纸包,也累不死人。李雪莲弯腰搬起这四五捆纸包。不搬不知道,一搬还很重。搬着走着,把纸包搬到了末尾一辆大客车上。一上大客车,车上又有人喊:

“放车后头。”

李雪莲打量车上,车上坐着这个省一部分人大代表,戴着人大代表的胸牌,在相互说笑,李雪莲打量他们,他们却没人注意李雪莲。车下看着车上人很满,上了车,才知道车的后半截是空的。李雪莲又把四五捆材料往车后头搬。待把材料刚放到空着的一排座位上,车门“嗞”地一声关了,车开了。大概司机把她也当成了人大代表。车上的代表只顾相互说笑,没人去理会这事,大概又把李雪莲当成了大会的工作人员。李雪莲倒是吓了一跳,转过身,想喊“停车”,突然又想,这车是去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就在天安门广场西侧,当然,在李雪莲看来是东侧,搭这车去天安门,倒省得挤公交车了,也省下车钱了,到了天安门广场,他们去大会堂开会,李雪莲去广场静坐,谁也不耽误谁的正事,便在座位上坐了下来。

正是上班时分,街上除了车就是人。但一溜车队,在路上开得飞快。因一溜车队前,有警车开道。车队到处,所有的路口,红灯都变成了绿灯。别的车辆和人流,都被拦截住了。十五分钟后,一溜大客车就到了天安门广场。到了天安门广场,李雪莲才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隆重。不是一溜车队前往人民大会堂,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三十多溜车队,从不同方向开来。大会堂前几十个警察,在指挥这三十多溜车队。这些警察倒有经验,三十多溜车队,几百辆大客车,一时三刻,就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停靠得有条不紊。接着从几百辆大客车上,下来几千名人大代表,胳肢窝下夹着文件包,说说笑笑,往大会堂台阶上走。李雪莲看得呆了。直到车空了,身边的四五捆材料也被人拿走了,李雪莲还站在车里,四处张望。这时车上的司机仍以为李雪莲是人大代表,扭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