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第2/3页)

刚好那时候又跟你嫂子谈对象,感情丰富,觉得前途一片黑暗,啥都是空的。1997年元旦回梁庄,和你嫂子一块儿回去,想在老家创业。在家待了几个月,啥都想过了,不知道做啥好。我爹说,你俩在家里不行,还得到北京去。

建升的脸有点涨红,他还沉浸在他早期的希望之中。有谁会知道,在这样一个胖头大脸、庸俗的中年保安小头目的心里,还藏着邱蛾国这样的共和国典型,“做人就做邱蛾国”,那是一个明亮的、可以超越一切的形象。

大概1995年是建升人生最光辉的一年,讲到那时,他两眼放光,声音也提高了很多,充满了骄傲和自豪。一个尽职尽责的保安,经常培训、考试、定级,这使他觉得自己有价值。最关键的是,北京市成立了保安总公司,成立了工会、团委,“保安”被纳入到了制度的秩序之中,它是一个得到国家承认的、可以升迁的、有荣誉感的、当然也可以改变命运的职业。那时候,建升觉得前途无量。他肯定想到了那两个劳模典型,他记得非常清晰,他喜欢那种荣誉感,依靠自身的贡献而被社会承认而带来的荣誉感和身份感。

但是,这希望犹如一个火花,在他人生中闪一下微弱的光亮,就熄灭了。他天真的平等的幻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尽职获得职业通道的想法被粉碎。

我是1997年过了清明回来的。想着干啥呢,我要挣钱,挣大钱,钱是最实在的,其他都是虚的。还是保安这个行当熟悉,就还从保安干起。那时公安大学下面办一个保安公司,我去帮人家带队。又干了两年,到1999年,感觉自己也吃透了这个行当,知道它的奥妙之处,其中的猫腻之处也都知道,咋去运作都清楚,就想着自己去干。

我运气也不好,刚好赶上北京清理整顿保安市场,挂靠的全部被取缔了。因为黑保安老出事,人员参差不齐,保安行业犯罪率上升。

我公司是2000年5月成立的,开始招兵买马,也没有手续,当时人家说没手续也可以招人,我们可以用你的人。咱的保安就是他的“协管员”。刚开始五个人,慢慢七个、九个,到最后,变成三十七个人,贵州、云南、甘肃各地的人都有。

给人家开工资,管吃住,管发衣服,管烟抽,住的是地下室,劲松一个地下室,打地铺,铺了四五层报纸,就当床铺了。我给他们做饭,还得去查岗。总体还算取得人家满意。我的人都在十字路口,就是协管员,逆行、闯红灯、骑车带人、停车越线,都属于俺们管的范围。保安骑自行车,一圈儿下来得一个多小时,真是冬冷夏暖。那时候管吃管住一个月350元至380元。我从中一个人扣50块钱,算管理费。

我还要考查对方给我保安的环境怎样,住的情况、吃的标准。EMS物流找我,叫我派保安去。我一问,他说没地方住,我就不让我的保安去。晴天还行,下雨咋办。那几年工地我也不去。我在工地待过,真是艰苦得很。那年清华大学盖宿舍楼,俺们在那儿看着。真脏,浮土太大,土没过腿,风一刮,把人的眼都迷坏了。工地上太冷,冻得太可怜。从老家来的孩子,都不会生蜂窝煤,也没有水,屋里比外面还冷,那个工地简易棚,早晨起来被子都冻得拉不动。娃儿们手都像肿瓜子一样。我说,咱又不是不能找来其他活儿,不受这罪。

然后才开始涉足干小区,接厂子。这也需要培训,这是两个概念。在马路上保安是执法,到小区保安主要是服务。一般是通过关系,找到物业经理,给人家提供保安服务,这纯属服务行业,保安费来自物业费。

人们瞧不起保安。像那些大型商品楼、超市、高档小区里的人都没有素质,认为自己是白领,瞧不起保安。原来是北京人瞧不起保安,现在是业主看不起。其实一些北京人,原来是国有厂的,工龄买断了,现在四五十岁,啥也没有,还不如那些保安挣的钱多,就这他也瞧不起保安。

我的孩子,我也不让他当保安,社会地位太低。那天有个人说,牛什么牛,不就是个保安吗?想想也是。这个行当是四大低行业,“保洁、保安、服务员、壮工”,收入最低,谁都能骂几句。还有几点,一是社会上还是不承认,不把保安当作一个正当职业,就是低级工;二是歧视外地人。那些正规的公司,他们也歧视外地人。北京户口的保安有五险一金,工资也比外地的高,外地保安没有五险一金。国家都歧视他们,普通人肯定更歧视。我现在为了减少成本,走的和他们一样。现在我们上的意外险,三个人上两个人的,也是为了省钱。

要是相关单位都把保安工资提高,同工同酬,那咱也没话说,我肯定都给他们上保险。要想使这个行业有起色,必须社会尊重它,一尊重,自然而然待遇会上去,社会要关注他。奥运会期间,《北京青年报》采访了十来个小区,只有一个保安是微笑的。你说咋可能微笑?妻儿老小都在家,两地分居。节假日人家都休息,他不能。比较正规的公司,平时还要训练、学习,还要考核,考完啥也没有,没有说法,也不知道走那形式干啥,只有招忙,也没有人尊重。工资太低,也有很大的职业风险,遇到小偷,万一伤了死了怎么办?又枯燥无味,三点一线的。你说有啥笑的?笑也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