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月将波去,潮水带星来(1)(第3/6页)



他要如何对疼爱他的波拉说,他也是不希望看到尹莲结婚的。

长生偶尔目睹尹莲出门应酬,有男子相约,多半是父亲的世交之子,碍于情面推却不得,归来却是神色寂寥,心事重重。

尹莲在推拒,这推拒是坚守,为一个离去多年的男人。长生不知,在那个习惯早婚的年代,尹莲为着谢江南,独自承受了多少外界的压力,吞咽了多少寂寞与孤独。

有时,尹莲会带着长生一道出门,参加活动或约会。长生记忆中常见的一个画面是,三四个人分坐在桌旁,尹莲同长生总是挨在一起坐,对面是拘谨或主动的男子,彼此言谈寡淡。

这种场合,长生在旁默不做声,默默观察。他喜欢看尹莲用纤长的手指转动茶杯,端起茶盏。喜欢看她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中闪光,喜欢看她神色漠漠,嘴角似有若无的微笑,喜欢看她对那些人冷冷淡淡,心不在焉。

渐渐,在这种会面中,长生无意间扮演起转换气氛的角色。尹莲一旦觉得索然寡味时,就会低声与长生说话,旁若无人地和长生说笑。有时长生出去玩,尹莲和来人说着话,也会分神,起身看长生在外做什么。

次数多了,机敏的长生,也就摸到规律。一旦察觉尹莲百无聊赖了,他就会主动跑出去。这样,过不了一会儿,尹莲就有借口出来找他,偷偷夸奖他做得好!帮尹莲解围,这是他俩的默契。

每当只剩两个人的时候,长生说,姑姑,我知道你不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尹莲说,是啊,我为什么要喜欢他们?我喜欢的是长生。

长生紧紧拉着她的手,心中甜蜜欢喜。他喜欢陪尹莲出门约会,从不担忧这些人会抢走尹莲。相反,种种迹象表明,这些人到来,只会让他和尹莲更亲近。

尹莲对于相亲冷淡敷衍的态度,尹守国看在眼里,虽焦急却也无济于事。婚姻大事,你情我愿,才能长久。他明知尹莲拿长生做挡箭牌亦无可奈何。

3

一九八四年入秋后,一个阴雨的早晨,尹莲陪长生吃完早饭,正要出门上班时,收到邮递员送来的一个邮包。当尹莲看见邮件上的字迹时,仿佛触电般全身颤抖了一下。落入眼底的字迹非常熟悉,又异常陌生。关于他的一切,她曾经想方设法要忘记。

尹莲什么话也没说,吩咐司机送长生上学去。长生留意到她脸上明显的怔忪,上学时间到了,他来不及问,心怀疑惑出门去。

送走长生,尹莲拿着邮包坐下来,满心迷蒙混沌,手不由自主发抖,好半天才打开,里面是一本书和一封信。

书是一本旧的《傲慢与偏见》,信上只有寥寥数语:我很想见你,有话要对你说。你若方便,可否回信一见?落款是谢江南。

只是看见这三个字,尹莲的心跳倏忽急促起来,脑海一片空白,完全没了主意。她立刻没心情去上班,拨电话到单位请假,然后跌跌撞撞回到房中,锁紧房门。

拉上窗帘,她庆幸此时家中无人,不会被人发现她的慌乱和无措。

整个白天,尹莲都在房中闷坐发呆。心事浮沉,往日的一幕一幕,潮来汐往,争先恐后浮现。回忆像失去斗志的兵卒,四处逃散,她根本无力约束。是这样翻江倒海的烦乱,身不由己的沉沦。

肉身会衰败,趋于消亡,记忆终会埋骨于时间深处。可是,若是对一个人不曾真正放下,心若不曾死灭,情还刻骨铭心,又怎经得起撩拨?

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尹莲与谢江南失去联系,各安天命。任时间流逝,思念磨折。她不去思量、设想将来,未来在心中形同凝固,只不过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走一步算一步。

谢江南曾是她的全部,犹如她的神魂。她将对谢江南的思忆,化作爱宠付诸在长生身上,长生由此得到的爱是完满、明确、独一无二的。尹莲亦觉得,这样可以蒙混过关。

原来只是自欺欺人,根本没有忘却。就像此时,她将自己反锁在房中,不代表房中无人。谢江南的存在也是一样,无声无息却坚定稳固。

他还不曾露面,一封来信就击溃了她多年辛苦伪装,诚实地面对自己,是这般尴尬,伤情。

时隔四年再想起,细节蓬勃,如此清晰。他挑眉、微笑、说话、凝神的神态都历历在目。关于他的一切何曾遗忘?最末微的记忆都随时触手可及。

看见他的第一眼起,他轮廓分明的脸就蓦然坠入心湖,再也打捞不起。

少年时的谢江南,即有一种天生的清静儒雅,如他的名,江南三月的杏花春雨,散发着令人心醉神迷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