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先有天津沈阳道,后有北京潘家园(第2/12页)

  可是这两个故事都缺少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他们都无法回答,在1931年两人消失的一个半月空白,木户有三和许一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而直觉告诉我,对于佛头之谜,这段经历至关重要。

  现在三个当事人里,许一城已经被枪毙,木户死于东京大轰炸,李济在台湾也没活几年就去世了。唯一的指望,是他们会不会留下一些文字记录当作线索。

  我盯着木户加奈,开口问道:“木户有三当年不是在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玉佛头的论文么?请问你手里有论文原文吗?”木户加奈似乎早有预料,她转身从里屋取出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的是一份学报剪报的复印件,旁边还体贴地附了中文译文。

  我读完以后有些失望。这份报告其实很短,与其说是论文,倒更像是新闻稿。木户有意无意地省略掉了细节,只是含糊地说“在中国友人许一城协助下在内地寻获”云云,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全文大部分段落是在吹嘘大日本帝国在文化方面的丰功伟绩,跟“文革”大字报很像,全是空话。

  木户有三能得到李济的青睐,学术水平一定不低。他把论文写成这样,似乎是故意要把1931年的经历刻意抹除。

  报告的结尾还附了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上有两个人,一高一矮,矮的那个穿一身咔叽布探险装,戴圆眼镜,还有一顶史怀哲式的探险帽,脖子上挎着一个望远镜;高个子穿一身短装中式棉衣,留着两撇小胡子,头上还戴着顶瓜皮帽,背景是北京大学校门。

  我家里和许一城有关的东西都被我父亲处理了,所以我从未见过我爷爷长什么样。说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样子:蚕眉厚唇,还有一张方脸,和我父亲的眉眼十分相似,一看就有一种血缘上的颤动。望着祖父的脸,让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

  第二张照片,是木户有三独照,他还是那一身装束,站在个丘陵上,背景是一堵半坍塌的古城墙。墙体正中有一条隐约的缝隙,缝隙两侧的光影颇有些不自然。只可惜分辨度太低了,无法看清细节。

  照片旁边的注释说这是木户有三,摄于勘察途中,但没提具体地点。

  我注视爷爷的照片良久,深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忍住泪水,把剪报还给木户加奈。木户加奈注意到了我的情绪,多看了一眼,没说什么。

  “这么说来,玉佛头现在你的手里?”黄烟烟问。我注意到,她已经有意无意把自己当成了带头人。

  “准确地说,是在我家族中收藏。而它的处置权,则是在东北亚研究所手里,即使是我也无权单独做出决定。我能拿到的,就只有这几张照片而已。”

  药不然忍不住怒道:“那你丫还跟这儿废什么话!我告诉你,中国人民感情被严重伤害了,你可吃不了兜着走!”

  木户加奈连忙解释道:“玉佛头我一定会归还贵国的,只是相关的协调工作还在继续,现在距离成功只差那么一点点。只要贵方能够帮我,我有把握可以说服东北亚研究所的那几个老头子。”

  她说得轻声细语,可听在我们耳中,却别有一番味道。

  图穷匕现。

  这个女人果然不像她表面那么柔弱。

  黄烟烟和药不然听到木户加奈的话,无不愤怒。药不然拍案而起:“操,你还当现在是卢沟桥事变啊,不要欺人太甚!”木户加奈似乎受了很大惊吓,连连鞠躬:“我是希望能够让国宝回归中国,替祖父反省过去的错误,促进中日友好,并没有别的意思。”

  她把这个民族大义抬出来,黄烟烟和药不然两人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我暗暗佩服刘局的英明。看来他早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于是不让政府出面,甚至不让五脉直接出手,大费周章地把我一个无名小卒推上前台,现在看来是太对了。

  “要我们帮你做什么?”我问。既然这个女人开口提了条件,不妨先听听。反正我也不是国家的人,大不了一拍两散。

  木户加奈对另外两个人的怒火浑然不觉,她撩了撩发根,慢慢说道:“希望你们帮我找一个人。”

  我皱起眉头。让我们三个鉴定古物、寻访遗珍什么的,可以算是一把好手,可寻人这事,应该跟公安局说才对啊。

  木户加奈忽然笑了:“许桑,其实这个人对你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