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3页)

方天至适才就想问了,“你怎知道我俗家姓氏?”

赵敏立时回敬道:“我才不告诉你。”

方天至心想,以她的地位权势,若想查他俗家背景恐怕不难。何况她在少林寺显然有内应,自己身世如何,在寺中却也不是秘密。便也不再计较,只道:“贫僧落发为僧,早已斩断俗缘,往日姓名,莫要提起了。”

赵敏见他有所要求,自觉又占了主动,便又高高兴兴的娇道:“我偏不。从今往后,我偏要叫你姓方的。方天至呀方天至,你名字倒是不错,人嘛,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方天至听她胡搅蛮缠,不由冷冷的望了她一眼,凛然唱道:“阿弥陀佛!”

汝阳王府怎么还没到!

这女的欺负贫僧不能崩人设啊!

真是岂有此理!

赵敏这厢瞧有点把他惹得不高兴了,又极其自然的转口道:“好。你不愿意听这个,那便来谈谈你们佛门的道理。”

这个帽子一扣下来,方天至还不能不接,便道:“请讲。”

赵敏略一思索,问道:“若有一日,大师走在河边,忽而听水中有人呼救,你救是不救?”

方天至道:“自然是要救的。”

赵敏续问:“若他是个大坏人,你无知之下救了他,岂不反而是做了恶事?”她语气中带了点嘲弄,“怎么不在救他之前,令他将生平往事说一遍,瞧瞧有没有做过恶事;或者是将他祖宗八代问清楚,看看有没有蒙古人?”

方天至坦然道:“救人如救火,岂可如此耽搁?若他是好人,遇到贫僧正是命不该绝;若他是坏人,他自食恶果,又岂止在落水一事上?天网恢恢,好人终有好报,恶人终有恶报!”

赵敏不以为然道:“他受你一救,说不定当天便又将真正的好人杀了七八个,好人在此又哪有好报了?”

方天至反问道:“他受我一救,说不定当天幡然悔悟,将真正的好人救下了七八个,好人在此不就有了好报?明日之你我,皆无一定数,焉可以未作之恶罪人?”

赵敏道:“那此前他害过的人,又如何作数?”

方天至答:“我救他时,不知他过往。以后若知晓,力所能及,自当惩戒于他。”

赵敏想了想,又问:“若你救他之后,知晓他是个恶人,可那时他已悔改,余生皆行善积德,清赎罪孽,又当如何?”她微微一笑,“你若放过他,此前受他所害的人,又当如何作论?”

方天至听了这话,不由得呆了一呆。

他下地府之前,曾一共活了三十余载。一生任作魔教教主,所害之人,又何止百千?如今他已悔改,欲以数度轮回行善积德,赎清罪孽,可此前受他所害之人,又当如何作论?

他默默的出神了片刻,最终轻声道:“贫僧也不知,当不当宽恕他。他受不受宽恕,也不该问贫僧,该当问他对不起的人。”他又不由合十,叹了口气,“该当问佛祖。”

赵敏执拗的问道:“我不问佛祖,我只问你。若是你,你宽不宽恕他?”

方天至迟疑了一下,道:“贫僧……贫僧愿意宽恕他,……令他赎罪。”

二人一时无话,夜阑人静之际,街上绿树秋花、白墙素瓦,尽皆柔披月色,交影朦胧。

赵敏望着他被纱灯点亮的侧脸,见他不知何故而惆怅,不禁触动问:“你还没有答我,若那人是个蒙古人呢?……若那个人是我呢?”

方天至向她投去一瞥,却见她眼中隐有怔怔之意,这才想到,她为何有此一问。只是物伤其类,听到这番描述,他则想到了他自己。

他这一沉默的功夫,赵敏忍不住续道:“先祖数位,眼中固有汉蒙之别,叫许多百姓受了委屈。只是时至今日,蒙古统治中原江山已有数十年,朝中不乏有识之士,已瞧到了这其中的弊端,生出改革之意。假以时日,不论汉蒙,天下百姓均可安居乐业,这样难道不好?如今明教叛军四起,朝廷军费开支无度,无力安抚民生。若你们往后不与朝廷作对,大家不必再打仗,也不必再死人;朝廷届时再兴改革,保护汉民,几百年过去后,咱们又哪还有甚么仇怨呢?”

方天至叹了口气,道:“若要汉蒙化干戈为玉帛,蒙古人退出中原,回到北方,不是更好么?”他隐晦的劝了一句,“恶人可以再度从善,郡主能不做蒙古人了么?郡主既然已有立场,又何必如此呢?”

赵敏微微一笑,神态中颇有一丝凄楚。但她自觉狼狈,转瞬便又回过脸去,口中仍不肯放弃道:“朝廷的事,我区区一个小女子,也做不了主。只是你还没有答我,若那人像我这样,你救是不救?”

方天至又迟疑了一下,半晌道:“贫僧会救。”

赵敏又问:“那你宽不宽恕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