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伐檀(3)(第2/4页)

但蓬莱岛给了她一个启发——提前经营好此处,真等到情况最危险的时候就跑路!

老子不奉陪了!

想到那个场面,陈嫣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周围的婢女不懂陈嫣为何会如此,还觉得有些奇怪呢。

就像有一个压在心头的大石头忽然被搬走了一样。

说起来陈嫣心中类似的想法早就有了,很难说她一开始让人寻找岛屿没有这样的想法潜藏于心。只是她自己不愿意在有结果前说出来,人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

至于说蓬莱岛安全不安全,陈嫣只能说真的很安全!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时代不同,认知也会不同。对于这个时代的华夏民族来说,除了中原地区和原来楚国地盘,天下别的地方其实都不算自家的,哪怕这些地区已经是自家土地了。比如辽东,有几个中原人在意?陈嫣在辽东搞造船厂,规模都那么大了,连个多看一眼的人都没有。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夏民族一直都不是一个很有侵略性的民族,这个民族只是对‘大一统’有着极强的执念而已。被认为是华夏大地的土地,全都要统一,但凡有点儿志向的君主都有这样的期待。而原本华夏大地之外的土地,哪怕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也很少有人对其感兴趣的。

历史上确实有一些著名的君主将那些土地拿下,可是管理上依旧很松散。这些土地日后或许会成为华夏大地的一部分,后来的君主会将其纳入统一的规划中。有的则会剥离掉,成为异族建国所在。

明白这种心态就能弄清楚一些事了,汉武帝一生征战无数,北击匈奴,南征南越、东服朝鲜、西定西南夷,在后世来看功劳赫赫,都是影响深远的大事。但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其实很没意思。

很多人都说是好大喜功,确实显示了汉家威严,但也就是如此了,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吗?

北击匈奴也就罢了,匈奴本来就是大汉的心腹大患!赶跑了匈奴,大汉人民也能过上安稳日子。可是南越、西南夷、朝鲜这些对于大汉有什么威胁吗?而收归他们的土地更是没意思。

现在的大汉有人地矛盾,但那是在中原地区,中原已经成熟的地区地狭人稠,再加上土地兼并,对于农民来说日子可不好过。但是真要说缺土地吗?往南方寻一寻,大片的土地呢!然而这有什么用?中原地区的百姓轻易不会去的!

本来国家南方的土地就没有被消化完,再说其他更偏远地区的土地?可别笑死人了!

历史上很多华夏周边的小国家、小部落倾慕华夏文明,有自愿举国投效,成为华夏一部分的。按照正常思维,这是送上门来的大餐,不要白不要吧?但事实就是,华夏的历代王朝,常常有拒绝的。

藩属国可以,但成为真正的国土,那就不行了……

开拓新国土,说起来是很大的功业了,但这并不能让朝廷中上到皇帝,下到小臣忘记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成为国土就得派人治理,光是派人去这等偏远地区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

然后还有异族难治的隐患…朝廷会花钱镇压边区造反,下大力气治理边区异族,但那是因为那时候的边区已经被经营出来了!人口众多,土地肥沃,舍不得放手。而对于还没有并入国内的藩属国,显然不具备这些。

从这些角度来看,陈嫣要是真在蓬莱岛经营一番,那就是真的安全!

她那便宜姐夫算是很有志向的皇帝了,但也不可能跨海去征服蓬莱岛。一方面是政治阻力,攻打和大汉领土相连的土地,大家还好想一些。可要跨海征服海外,问问谁愿意吧!

另一方面,即使他有这个想法,也有人支持。以此时现实情况,组建能够跨过海峡作战的海军,这也太玄幻了——不是完全没可能做到,而是真的去做的话,其中要遇到的艰难险阻远远大于收益!

这么一想就想的深了,陈嫣自己也觉得好笑——怎么就想到和刘彻分道扬镳、彼此对立了?事实上,只有最差的情况才会走到那一步。如果情况允许,她肯定是尽量让一切都处在安全线内。而蓬莱岛,始终只是一个预备计划而已。

想到这里,陈嫣开始写回信,主要就是针对蓬莱岛的。

首先,她让人在蓬莱岛北面和西面经营几个聚居点,然后选取一个最适合的港口,方便日后经常性的靠港。

紧接着就是搞甘蔗种植园,先不用深入蓬莱岛腹地(或者说以现在的人口和各方面条件,也没有能力深入腹地),就在沿海地带活动就行了。

以甘蔗园为主体,配套种植粮食作物,至少得完成岛上的自给自足才是。

等到经营蓬莱岛获利,就能在港口后方兴建城市了……

陈嫣的计划很好,但这个计划中有两个问题,第一是钱,第二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