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板荡(4)

窦婴觉得陈嫣的话很有意思,他对于陈嫣的‘早慧’也有耳闻,但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在他的想象中,陈嫣或许确实有些天生的聪明,但要说到达何种程度?估计也就是一些小孩子的聪明吧。

但出于意外,和陈嫣有了交流,他觉得自己可能要纠正之前的看法。

这可真不像是个孩子…

“阿嫣倒与众人想的不同。”关于贾谊的看法,窦婴没有直接否定陈嫣,而是委婉感叹着。

天下人都可惜贾谊没错,窦婴也可惜!他本身是为人臣子的,所以才更能明白那种怀才不遇,或者明明有治理天下的能力,结果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难以一展所学,这之中的愤懑与忧伤。

但窦婴并不急于反驳陈嫣…驳倒一个孩子算得了什么呢?再者说了,他倒是想听听看陈嫣的看法呢。

陈嫣并未察觉窦婴的想法,或者说她很多时候就不是一个善于体察人心的人,两辈子了都没有点亮这个技能。对于她来说,她只是想说,所以就说出了真心话。

“贾谊之才自不必说,可这又如何呢?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而不常有啊!外祖父文皇帝难道不是明君?自尧舜始,直至今日,这样多的君王中,理应算是贤能英明的了吧!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没能重用贾谊,难道贾谊就无错?虽说以当时的朝堂格局而论,确有些误了他,但绝说不上可惜!”

或许后世有人可以翻出文帝景帝的黑历史,以期说明文景之治的两位君主其实也没有多厉害。但无论怎样,不得不承认,文帝确实是历史上少有的简朴,并且始终站在小民立场的皇帝!

说他是明君,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在他当政的时候,不说什么‘众正盈朝’,但基本的选贤与能还是能做到的。手底下的人吧,不说都是有能力的君子,但有能力的至少比没有能力的要多得多!

贾谊不能得用,真的全然是时局不好,天子不察,以至于怀才不遇?这里面其实也有很多贾谊自身的问题!

相较于他的天赋惊人,他在政治上的幼稚也是如此的明显!

以政治家而论政治家,他显然是不合格的!

“贾谊年少,初履朝堂才不过二十几岁,此时立新政、发新声,即便是求新革故之臣也会心有疑虑罢!更何况许多老成老臣了!此时能怪罪他人目光短浅吗?这不过是人之常情而已!若贾谊能稍作忍耐,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寻求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逐渐取信于外祖父、众大臣,会有后来的贬谪吗?”

陈嫣伸出手来捏成一个小拳头,叹息道:“为何要如此急躁?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农夫治一亩尚需四季之功!何况天子四海、天下九州,动之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慎!”

以一个政治人物来说,贾谊其实天生一副好牌!年少时就扬名天下,二十出头就一举进入了统治者的眼帘。之后蹿升的速度更是堪比火箭!这个时候其实只要他稳扎稳打,就算是熬资历也能出头了!

别人四五十岁开始进入政坛的也不少了!要是有能力的话,熬个十年站稳脚跟。运气机遇好的,三公九卿也不在话下。

而贾谊呢,他熬上十年,也才三十岁,别人这个年纪还在为进入政坛找路子呢!

年轻就是他最大的资本!

别人没有时间,但是他有的是!

“若贾谊只是山野一名士,那倒是能从心所欲!然而身为朝臣,便不能以布衣来评论了。就朝臣而言,行事急躁而不留后路,可以说是莽撞。贬谪之后满心忧愤,而不知等待时机东山再起,这是迂腐!昔先秦之贤人,如孔子等,谁不是为了自身的政治理想而四处奔走、游说!一次不成便十次,十次不成变百次,百折而不挠!”

窦婴本来只是简单听听的,但不知不觉就听住了。等到陈嫣说完,脸色已经变化了好几次。

“你这个人就是为才名所累!”这是当今天子曾对他说过的话。

这话他是认的,他也知道若是他能活的‘聪明’一些,路会好走的多!但人就是这样,不是知道有更好、更顺利的路就能踏上去。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坚持,这坚持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惜贾谊,其实也是因为自身境遇!

魏其侯窦婴在别人看来自然没有‘怀才不遇’的问题,但他处在另一种困境中!到底是遵从本心,还是像其他的朝臣一样,精明而富有手腕地呆在政坛?

窦婴的悲剧在于,他的性格有着相当的双重性!天生的性格,以及富家子弟生活养成的偏向浪漫主义的思想,让他很多时候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广收门客,交朋友以真心,甚至政事上也常常会表现出不那么‘成熟’的一面!

很多时候不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做,而是他无法违背自己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