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页)

黄晓英笑道:“难得,难得,能跟大名鼎鼎的神探一起讨论案情可是件十分惬意的事呢。”

服务员此时又端上了一套餐具和小料,还有两小盘的山药和山芋。

“再来一盘五花肉吧,谢谢。”胡玉言对服务员说道,然后扭过头对着旁边的霍藿说道,“你好像很喜欢这儿的五花肉啊!”

“很特别,很精致!”霍藿好像觉得胡玉言能看透他心中所想。

“这起案件已经确定为谋杀了,所以,找出行凶嫌疑人也就变成了警方现阶段的重点。”胡玉言显然很坦诚,而他的这句话也不仅仅是冲着霍藿说的,也是对对面的黄晓英说的,“我很想知道王大山在被害前有什么特别的举动没有?”

胡玉言一字一字地对霍藿说道:“请你一定仔细回忆,即便是再细小的细节。”

铁板上的肉已经糊了,好像烧烤这种要把一半精力都集中在烤炉上的项目,非常不适合谈话,特别是这种严肃话题的谈话。

“既然是胡队长你亲自来问了,我就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胡玉言点点头,不再管烧烤的事,而两位女士此时变成了暂时的烧烤工,给两位男士制作烤肉。

“其实,王大山参加这次节目我是很意外的,因为最初的专家名单中并没有他。”

“你说什么?”胡玉言确实也觉得很震惊。

“其实,懂得鉴宝的专家在全国挺多的,而想上这个节目的专家非常多。王大山在这个节目中的角色十分特殊,他不只是节目的嘉宾,其实他也是节目主要策划者之一,他和其他专家不同,他没有特意要求每期节目都必须上场,相反他有时会把节目的录制机会让给其他的专家。而T市这期节目,他说有其他的讲座,已经确定了不来了。可是就在节目策划完成后,他又突然改口说,一定要来T市。”

“他又重新确定要来的时间是什么时间?”

“这个是他跟庄严定的,但是肯定是在八月中旬的事。”

这是胡玉言遇到的新的线索,完全没有想到王大山竟然有可能躲过这场无妄之灾。而凶手到底是以什么样的理由引诱他前来,还是真的是他必须到T市来才能贩卖那些曾经上过节目的古玩,还需要进一步的核查。

“那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了主意?”

“这个我也不知道,但是他在节目录制的当天说过很奇怪的话。”

“很奇怪的话?”

“是的,他在节目录制前曾经跟我说过,他曾经在年轻的时候来过T市,而且在这里见过一样东西,据说那件东西,人们看上一眼就会觉得无比幸福了。”

“他是这么说的?”

“嗯!一字不差,而且我觉得那件东西好像出现在《古董鉴赏》现场了,当然我不敢肯定。”

胡玉言、林玲、黄晓英都被霍藿的话吸引了。

“哪一件?”

因为亲身参与了节目的录制,黄晓英率先提出了疑问。

“是D213号藏品。”

“你怎么会知道是那一件?”胡玉言带着疑惑的语气问道。

“其实我并不敢肯定,只是因为在节目录制前,剧务把这次参与古玩鉴定的艺术品名册拿给王大山看时,王大山看着那个藏品的照片,说了一句话,他说它终于又出现了!而且一说就是好多遍。”

“在你看来这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应该是元青花的坛子,虽然我不太懂,但是从照片上看,从那种不太鲜艳的青花色,再加上很粗犷的上釉来看,是元青花的可能性比较大。”

“日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能吟!看来就是这个意思吧!”林玲说着把烤好的牛肉夹到了霍藿的盘子里。

“不敢,不过我确实在跟王大山学习着鉴宝。”霍藿话说的有些伤感。

“那个编号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由于每期节目百姓送来的藏品都很多,因为节目时间的原因,这些藏品事先要经过筛选,有很多藏品是不可能进入节目录制的。而D项的藏品就是不能参加节目录制的藏品。”

“是因为他们都是模棱两可的藏品吗?”

霍藿吃惊地点了点头,说:“看来您之前也做过一番调查了。”

胡玉言想到之前尹剑平所说的情况确实没错,为了保障节目的权威性,能够上节目的要不是真品中的真品,就是赝品中的赝品,至于那些在短时间内不能确定真假的藏品则被无情地抛弃了。

“有了D号,应该还有A、B、C的编号吧?”

“A代表了真品,B是赝品,C是候补的藏品,也就是说还不知道能不能上节目录制的藏品。”

“能不能查到那个D213号藏品是属于谁的?”

“所有的藏品都是在节目录制的前一天就到了会展中心,由专家进行筛选,但是很遗憾,初选的藏品基本上专家只是看一眼而已,也并未进行摄像,如果未打算保留的,恐怕只是留藏品的一张照片而已。由于藏品很多,再加上很多藏友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和居住地址,所以未进入最后节目录制的藏品也就没有保留其拥有者的相关信息。要问这个D213号的藏品的拥有者,恐怕还要问那几个鉴宝的专家有没有相关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