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无尽深眠 Chapter 13 确定关联(第2/3页)

“我好像听到有人在夸我了。”一个声音从门口响起,程晋松走进重案组办公室,脸上带着微笑。

“嗯,我正在研究把你脑袋打开看看的可能性有多大。”蒋睿恒挑挑眉。

“我可以填个遗体捐赠书,60年后你就能实现心愿了。”程晋松戏谑地回答。

然后两人都笑了出来。

“你来得正好,”沈严对程晋松说,“还是你来跟大家解释一下吧。”

“好。”程晋松收起笑容,开始进入工作模式,“昨天,我们在回顾樊之绪死亡现场的照片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樊之绪死亡的情景很像一幅著名油画《马拉之死》。”程晋松说着,将一张打印的油画照片递给众人,“这幅作品是雅克·大卫的经典代表作,表现的是著名政客马拉在浴室内遇刺身亡的情形。两相对照可以发现,樊之绪的死状和画中马拉的姿态几乎一模一样。”

众人凑过头去,果然发现二者非常相似。

“而且,”程晋松继续说,“在发现凶手坐过的那把椅子的那堆杂物中,我们还找到了一个小柜子,在柜子顶面上也出现了发光氨反应。也就是说,凶手为了完全模仿这幅画,还特意搬了个柜子放到浴缸边。我们对浴室地面与堆放杂物的地面的灰尘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在里面发现了微量的炭笔屑——这种炭笔,往往是用来给油画打草稿的。”说到这里,他看向沈严,“你还记不记得你当时说过一句,凶手与死者是有多大仇,非要看着他死不可?”

沈严点点头。

一旁的程海洋反应过来,恍然大悟:“哦!所以,那人并不是要看着樊之绪死,而是在对着樊之绪的尸体作画!”

“没错。”程晋松点点头。

“那你又怎么确定方敏也是被同一个凶手杀的?”江厉问。

“首先当然是因为三氯甲烷。其实我当初看到樊之绪的验尸报告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一点了,接连的两起案子,被害人都是被三氯甲烷给迷昏的,这未免巧了点。不过因为两个死者死因死状都不太一样,所以一开始我没往这个方向想。直到发现杀死樊之绪的凶手可能是个画家之后,我才想起来,方敏的死状也和一个著名的场景很像。”

“什么场景?”秦凯和程海洋一起追问。

“睡美人。”

“睡美人?”两人同时叫出声,他俩互相对望一眼,又想了想……

“照着童话杀人,这让我将来怎么面对这个故事啊……”程海洋嘟囔。

程晋松笑笑,接着说:“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就把方敏一案的证物重新检查了一遍,结果在床下地毯里也发现了同样的炭笔屑。至此,我才敢肯定,凶手是同一个人。”

听程晋松讲完,沈严才继续开口:“刚刚我们已经分头确认过,方敏在死前两天曾画过一张街头素描,而樊之绪电脑的浏览记录显示,他也确实浏览过几个和绘画礼物相关的网页。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基本确定,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凶手以作画为手段接触被害人并将其杀害,再将死亡现场布置成名画或是著名场景的样子,然后对着尸体作画。”

“画杀人现场,这人不是有病吗?”秦凯嘟囔。

“没错,这人一定存在着严重的心理扭曲。”程晋松回答,“从他的行为分析,他应该对绘画有着偏执的热爱,迫切希望自己的画能够得到众人的赏识,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意,所以他才通过这种方式创作作品,希望能取得成功。”说到这里,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强调,“不过,从他实施犯罪的整个过程来看,这人又是个非常细心谨慎的人,他对各个环节的考虑都非常细致,几乎没有留下什么马脚。”

沈严点点头:“所以,我们要找的应该是一个20至35岁的男性,他有着素描和油画功底,但却并不受人赏识,他应该向美术院校、美术馆、画廊投递过自己的作品,但却屡次失败。他性格应该较为两极化:一方面内心偏激敏感,不能接受别人对他的批评或无视,而外在表现上又比较平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被害人的信任,以取得他所需要的信息,如被害人住处等。”说完,他开始分配工作,“所以,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入手,礼源、江厉,你们负责美术院校、美术馆和画廊,看看有没有人最近投递了与死亡现场相似的绘画作品;秦凯、海洋,你们去本地几个街头画家聚集的地方打探些消息,重点是靠近两个死亡现场的地点。大家随时保持联络。”

“是!”

四人点点头,转身离开办公室,蒋睿恒也跟着离开。程晋松看他们出门后,走到沈严身边,关心地问道:“怎么也不回家多休息一会儿?”

沈严还在翻卷宗,听到程晋松的声音,抬头笑笑:“没事了,烧早就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