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空劫之一(第5/7页)

他侃侃而谈,时不时泪湿双眸,队员们在他嘴巴里都成为最勇敢的人,南浦大学的考察变成一次追索迁移曼西族足迹的伟大冒队活动,队员们虽死犹生,永垂不朽。现场观众一个个肃然动容,看着他的眼神里充满敬意。

最后主持人问:"马教授,那么曼西族是否还存在呢?"

马俊南抹去眼眶的泪,说:"我们沿途找到不少他们生活留下的痕迹,四方湖,石埙,那些都能证明他们不断地往深山里迁移,虽然时隔已久,但我相信,他们一定生活在二十万平方公里的瀞云深山里,也生活在我们的心中。"

掌声如雷,节目就此结束。

徐海城轻轻骂一声"靠",马俊南,实在是很能扯。

不管如何,这个访谈应该是很成功的,徐海城甚至想像得到明天报纸上长篇累牍的都是考察团成员的光荣事迹。也忽然明白马俊南突如其来的访谈是高层授意的,可以平息长期以来民众对于南浦市考察团覆没的猜测,毕竟考察团去寻找曼西族这件事,文化节上肯定会被国内外圈内人提及的。

电视节目结束后,徐海城慢腾腾地往马俊南家里走,一路上看到树丛间假山后都是拥抱的人影,如漆如胶恨不得贴成一人。他微微感叹,与方离从来不曾有过这样两情相悦、心无隔膜的相处,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弥补这个遗憾。

估计马俊南还没有回来,徐海城坐在楼梯台阶上等他,等到楼下传来汽车停下的声音,又隐隐有人说话,声音听起来还有点熟悉,走到窗边一看,正好看到马俊南挥手,电视台车子绝尘而去。

徐海城肯定有便衣暗中护送马俊南,环顾四周,果然看到有辆车熄了灯滑到马俊南家的这幢楼附近。马俊南显然没有注意到,脚步轻快地往大门走来,心情不错,对黑暗似乎也不怎么害怕了。

随着他走近,大门的感应灯亮了,照着大门口的方寸之地。暗影里闪出一个人,拦在他面前:"马教授。"声音相当苍老,普通话很生硬。他逆光而站,徐海城又站在高处看不到的长相,听声音大概已过五十岁。

马俊南吓得后退一步,惊异地看着突然蹿出来的那人。"你是谁……要干吗?"

"马教授,你不认得我了?我可是带你们考察团出无日谷的……"

马俊南细细打量着他,半晌才说:"原来是你。"

那人搓着双手一阵嘿嘿,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就想着来跟你招呼一声……"

"今天太晚了,我就不请你到我家坐坐,明天中午我请你吃饭吧。"

那人嘿嘿笑着,说:"马教授,你真是客气。这个我手头紧,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

马俊南怫然不悦,说:"我一个学校教师能有多少钱。"

"总是要强过我们山里人家,我自己人老了无所谓,可有个孙女没着落……"

马俊南忍不住打断他的话,"那是你的家事,对不起,太晚了。"说着便抬起脚。

"马教授。"那人的声音陡然变得阴沉,"你在洞里干的好事我可看到了……"

马俊南浑身一震,连退几步,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杀人都敢,倒不敢承认了……"

马俊南浑身如拌糠,连连后退,不慎撞在路边的树上,他就趁机抱着树,将头贴着树干,像只鸵鸟般地缩着身子。"不是我杀的,不是我杀的,不是我杀的……"反复地叫嚷着,声音充满绝望与无助。

徐海城十分震惊,马俊南杀人?

暗中跟着马俊南的那辆声门无声无息地开了,下来两人,悄悄往这边靠近。

马俊南的叫嚷也惊动楼里的人,传来数声开窗声,有几人探头察看,还有人喊:"马教授,你怎么了?"

那人显然没有想到会惊动他人,看情形讨不到好处,赶紧猫身钻进林子里,两名便衣也迅速跟了过去。马俊南还抱着树干在叫嚷:"不是我杀的,不是我杀的……"

楼上传来女人的惊呼声:"老马,你怎么了?"声音有点苍老,从语气与用词的亲近无间可判断是马俊南的老伴,跟着就传来吧哒吧哒脚步声,还有开门的哐啷声。

徐海城微作思索,三步并作两步下楼,走到马俊南身边,拉下他的领子看着他的脖子,昏黄的灯光下,可见后脖子脊柱处有一个茶盅大小的疤痕,颜色比周边皮肤略深,看疤痕纹理,似乎是烧伤。

马俊南扭动着身子挣脱徐海城的手,转头看清是他,又是浑身一震,大声地叫嚷着:"是你杀的,是你杀的,是你杀的……"他一不小心被石块绊倒,索性坐在地上,神情狰狞,状若疯狂,哪还有刚才电视里的清癯儒雅?

徐海城默默地看着他,说不出是同情还是憎恶。

马俊南的老伴已奔到楼下,以为是徐海城欺侮马俊南,冲上来就骂:"你什么人?你对我们老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