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2/2页)

听了陆岱峰的话,李克明和凌飞都陷入了沉思,过了好长时间,他们都没有说话。这件事太难了。既然敌人设了计,他们必然做了周密安排,不仅要救人,而且要全身而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陆岱峰见他们都不说话,知道他们眼下也想不出办法来,他也沉思了好长时间,才打定了一个主意。他让凌飞先出去一会儿,要单独对李克明说几句话。

凌飞没有说话,站起身来就往外走。就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陆岱峰又说:“你就在外面等着,克明同志走后,你再进来。”

从事秘密工作,这样的事情很经常。李克明、凌飞都知道,有时候为了确保一个重要行动的成功,即便是大家都参加这一行动,也常常并不知道对方在干什么,只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时候甚至连你自己干什么都不清楚,你只知道按照命令这样去做,而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却不知道。尤其是在眼下叛徒还没有找出来的情况下,陆岱峰自然更是小心谨慎,他这样单独给每个人下达任务,如果谁那儿出了问题,责任就全在那个人的身上,这样一来,怀疑的范围就会缩小。所以,凌飞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尴尬。

等凌飞出去以后,陆岱峰掏出了一幅地图在桌子上铺开,指着地图对李克明说:“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在从上海通往南京的几条路线之中,他们选择的这条路虽然比较近,但是在这条路上,却有一座无名小山。小山靠近南京,最适合我们打伏击的地点就只有这一处。这段山路虽然并不是很长,但已经足够我们展开行动了。另外,我想敌人刚刚出上海的时候必然警惕性很高,等一路上平安无事快到南京的时候,必然会有所放松,这也是我们最佳的行动时机。所以……”说到这儿,他在地图上敲了一下说,“这个小山头是最佳的伏击地点!这样一来,我们原先考虑的化装成出殡的队伍就没必要了。我们直接进入山地埋伏就行了。”

李克明担心地说:“可是,我们也不能轻视敌人!许明槐和穆新伟都是和我们打交道多年的情报专家,他们对我们的行动习惯和方式都很了解。在通往南京的几条路线中,有一条很通畅的公路,敌人却没有选择。为什么放着大路不走,走这一条山路呢?他们当然也知道这是搞伏击的最佳地点,如果他们是故意放出情报来的话,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想提前在这儿设下埋伏,对我们来一个反包围。到时候他们里外夹击,我们就危险了。”

陆岱峰说:“这一点我也想过了。我们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队员提前到那儿去侦察,如果没有问题,就把他们留在那儿,今天晚上也不能离开,让他们占据制高点,如果敌人去埋伏,必然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假如有埋伏,我们就改变地点,在公路上用我们原先准备的假装出殡的队伍进行拦截。如果敌人没有去埋伏,那我们明天就在这座山头上打这一场伏击战。情报上说敌人将出动三辆车,前后各一辆兵车,上面各有一个班的兵力,中间是囚车。我们把人分作三股,到时候,我亲自指挥,只要他们进入伏击圈,我们三股力量同时向三辆车发动攻击。”说到这儿,他看着李克明说,“你挑选几名枪法好的队员埋伏好,专门狙杀他们的指挥官、司机和携带重武器的士兵。明天,行动队全部出动,力争一举成功。”

李克明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才勉强地点了点头。

陆岱峰看着李克明说:“你看还有什么问题吗?”

李克明说:“如果他们有伏兵呢?我们该在什么地方伏击?”陆岱峰指着地图说:“那我们就在这儿,这儿路两旁都是小树林,也便于我们埋伏。不过,他们走到这儿的时候肯定是很警觉的,所以比较麻烦。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李克明仔细地看了看地图,然后说:“也只好这样了。但愿明天一切顺利吧!”

陆岱峰对李克明说:“那你现在就挑选人去侦察吧!如果你能够在晚饭前准备好这一切,今天晚上我们再商量一下明天的行动中的一些细节。”李克明快走到门口时,陆岱峰却又叫住他说,“一定要安排周密,千万不能有疏漏啊!”

李克明深知陆岱峰的行事风格,他都是事前反复分析研究,一旦做出决定,就会坚决果断地去行动。布置下去任务后,他从来不再多嘱咐,尤其是对李克明,像今天这样再次叮嘱一遍,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由此看出他心里对这次行动很担心。李克明被他这一句嘱咐弄得心情很沉重。他什么话也没说,看着陆岱峰,用力地点了点头,便转身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