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女秘书(第2/3页)

排除了特委的五位常委和保卫处两位主任之后,杨如海把目光收回来审视自己所领导的军事处内部。知道这次会议的第三拨人就是军事处的人了。他把赵梦君、林泉生、李学然、吴玉超这四位科长和军事处秘书金玉堂以及军事处联络员、金玉堂的妻子何芝兰这六个人在自己的脑海中过了一遍堂,他觉得赵梦君和金玉堂都有嫌疑。

赵梦君去年曾被巡捕房抓去并关押了一个多月,后来被特委营救出来。特委对他曾进行了长达近两个月的审查,结果并没有发现他有任何叛变投敌的迹象,随即便结束了对他的审查,并恢复其军事处组织科科长的职务。可不管怎么说,在军事处的这六个人中只有他曾经被捕过,现在回想起来,不能排除他在被捕后秘密投敌的可能。

另一个值得怀疑的人是金玉堂,此人出身于富贵之家,上大学时凭着一股激情参加了革命,随后便被党组织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后,被安排在军事处担任秘书,并与地下党员何芝兰组成家庭,以家庭为掩护,驻守军事处秘密机关。他的同胞哥哥金满堂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任总务处副处长,也算是炙手可热。组织上曾经安排他做他哥哥的策反工作,可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他哥哥除了在营救被警备司令部抓捕的未暴露身份的地下党员时曾出过力之外,并未曾送出过其他有价值的情报。难道金玉堂在策反金满堂的过程中,反而被金满堂策反了?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共产党被迫从公开转入地下,很多意志不够坚定的人都见风使舵,抛弃了自己的信仰,甚至是背叛组织和出卖自己的同志。金玉堂会不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呢?杨如海一时之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正在杨如海陷入沉思的时候,门被轻轻地推开了。杨如海抬起头一看,见走进来的竟是郑茹娟。郑茹娟进来后,挥手向身后摆了一摆,站在门口的两名特工就走开了。郑茹娟走到杨如海另一边,在那张单人沙发上坐下来,瞪大了眼睛注视着杨如海。

杨如海耷拉下眼皮端起了茶杯,拿起茶杯盖轻轻地打了打漂在茶杯里的茶叶,然后,轻轻啜饮了一口,再把茶杯放到面前的茶几上,眼睛看着门外,好像身边没有郑茹娟这个人似的。

郑茹娟向门外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说:“杨先生,真是很对不起!”

杨如海扭回头看了看郑茹娟,却没有说话。

郑茹娟尴尬地站在那儿,不自然地动了一下身子。房间里的空气有点沉闷。她的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终于,她还是鼓足勇气,说:“杨先生,许区长让我过来再劝劝您。我知道这是徒劳的,但我还是来了。不过您千万不要误会!通过刚才的那一番谈话,我对您很是敬佩!我为我们以那种卑鄙手段来抓捕您感到羞愧。像您这样人格高尚、信仰坚定的人,是值得我崇拜的。”说到这儿,她又向门外瞟了一眼,然后说,“他们决定明天上午把您押送到警备司令部。”

杨如海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只是看了郑如娟一眼,淡淡地说:“郑小姐,您请坐!”

郑茹娟坐下来,说:“杨先生,虽然我并不赞成共产党的一些主张,但是,我真的不想看着像您这样的人丧了命。所以,我想帮您一个忙。”

杨如海看着郑茹娟,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郑茹娟知道杨如海并不相信自己,甚至怀疑自己是在和许明槐一起给他设圈套。她急忙说:“我知道您不会相信我,但是,您如果被押送到了警备司令部以后,你们的人再想救您出去就很难了。而且,我还知道,要想让您改变自己的信仰恐怕比登天还难。那么您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杨如海淡淡地说:“这我知道,从被你们绑架到这儿来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郑茹娟说:“你们的人不知道您被关押在这儿,也不知道押送您的具体时间和路线,因此也就却无法展开营救,现在他们肯定很着急,但是我知道您一定有办法和他们取得联系,我可以帮您把消息传递给他们。当然,我也知道您很难相信我。但是,这是我唯一的赎罪机会。请您务必相信我。”

杨如海看着郑茹娟的眼睛,他看到的是痛苦和真诚。他转念一想,自己与老刀的秘密联络方式敌人是不可能破解的。所以,不妨一试。于是,他对郑茹娟说:“你把你所知道的押送时间、用什么车以及车牌号码告诉我,容我想一想,临下班的时候你再来吧。”

郑茹娟走后,杨如海并没有立刻行动,他坐在那儿,把这件事前前后后细细地想了一遍。他觉得这个年轻的女孩涉世不深,很有可能是误入歧途,现在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后悔。也就是说,她想营救自己应该是出于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