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深夜报警(第2/3页)

今天晚上,他心里一直有一种隐隐的不安,上午的事情反复在他脑海里浮现,他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尤其是他在茶楼里遇到的那个中年人,更是搅得他心神不宁。可是,按照规定,在没有特别紧急的情况下,他不能擅自和常委们联系。

这几个常委的住处在特委里只有他这个保卫处主任知道。常委们互相之间也不知道。他很为杨如海的安全担心,可是,他却连一个电话都不能打,这也是组织的规定。因为电话都是经过电话局转接的,他担心电话局里有敌人的暗探,即便是用暗语联系也是很危险的。所以,他和特委几个常委家里虽然都安装了电话,但是他们之间很少用电话联系,除非是有很紧急的情况出现。

他就这样坐着,听到挂钟敲了十下。就在挂钟刚刚响完之后,桌子上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他把自己电话铃的响声调得很低,但是,在这个寂静的夜里,这低低的铃声还是使他吃了一惊。知道他的电话的人很少,在特委机关,就只有几个常委知道。在他所领导的保卫处里面,也只有副主任兼行动队队长李克明和情报科科长凌飞、联络组组长钱如林三人知道。并且,没有紧急情况,是不允许往他这儿打电话的。只要这个电话一响,就说明出现了紧急情况。

陆岱峰赶紧抓起听筒,他只是说了一声:“喂——”,电话里立刻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您是胡老板吗?”

陆岱峰只说了两个字:“我是。”

甄玉说:“我们家老柳上午九点多钟就出去了,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是不是到您那儿去了?”

陆岱峰一听,脑子里“嗡”的一下,他知道这个电话是军事处主任杨如海的妻子甄玉打来的。杨如海的化名是柳风,按照地下工作的原则,在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律称呼化名,在打电话的时候也是如此。

今天上午九点半军事处在秘密联络站召开会议,这个会议就由杨如海主持。上午的会议只开了一个半小时,十一点准时散会,与会人员分批撤离。开会之前,李克明安排的行动队队员就化装分散在秘密联络点附近,负责保护与会领导的安全。陆岱峰就在离联络站不远的悦来茶楼里亲自指挥,散会以后,他亲眼看见杨如海从茶楼下面走过,拐进了回家的那条街道。

他来不及细想,赶紧对甄玉说:“他不在我这儿,不过你别着急,我想他可能是遇到其他什么朋友了,我让人帮你去找一找。”

他刚挂断了电话,他的“妻子”萧雅就来到了他的身边。他虽然是在租界里活动,但是国民党的警探和巡捕房一直秘密勾结起来对付共产党,他们非常多疑,单身的男子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怀疑。为了便于隐蔽,组织上安排萧雅与他假扮夫妻。实际上,萧雅是他的助手。在他们的卧房里,床上铺着两床被褥,可实际上,每到晚上,他都是在书房里临时铺一张席子,睡“地铺”的。显然,电话铃声惊醒了萧雅。她关切地问:“出什么事了吗?”

陆岱峰皱了一下眉头。“杨如海同志可能出事了。”

萧雅着急地问:“那怎么办啊?”

陆岱峰没有说话,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联络组组长钱如林的电话。电话一通,陆岱峰就压低了声音说:“四表弟吗?我是你表哥胡东啊,姨妈生病住院了,你马上到四马路26号去接表姐。让她把贵重的东西都随身带着,以防被人偷去。把她送到15号,那里有一辆车子送她去医院。我在隔壁的16号等你们。”

这些话都是一些暗语,姨妈病了,意思是出大问题了。贵重东西指的是特委文件等。而15号,并不是一个住宅的号牌,而是指15号秘密联络站,16号也是这样。而且,15号联络站与16号联络站也不是隔壁,它们根本就不在一个街道上。这样说话,即便是有人听了去,也不会发现什么问题,即便敌人多疑,猜到了什么,他们也无法找到15号、16号。这些暗语中唯一提到的一个真实地点是四马路26号,因为四马路确实是有一个26号,但是,那并不是杨如海的住处。陆岱峰一开始称呼钱如林为“四表弟”,又说自己是“表哥胡东”,意思是四马路往东的第四条街道,这也是早就与钱如林约好了的。这样一来,即便敌人产生怀疑,还没等他们在四马路26号布好防,钱如林就早已经从与它相隔四个街道的26号把人接走了。

挂了电话,陆岱峰对萧雅说:“赶紧收拾一下,我们也得马上转移。”

萧雅疑惑地望着陆岱峰。陆岱峰知道她想说什么,没等她开口问,他便很严肃地说:“这是以防万一,只要知道我们这个地址的人出了事,不管他是什么人,我们都得立刻转移。你先到古玩店将就一晚上,明天我们再另找房子。我要到联络站去开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