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诡计 雪地怪圈(第37/39页)
“呵呵……”女孩虽然听得侦探这么自吹自擂,但也完全对于侦探十分的信服,“那么就请说出真相吧,虽然明白对方给了我一个精心设计的礼物,但时至今日都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办到的,我未免也心中有愧。”
侦探乖戾地抚摸了一下女孩可爱的脸颊,道:“你有没有看过皮影戏?”
“皮影戏吗?有啊,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
“其实这个礼物用到了和皮影戏差不多的手法。皮影戏是怎么回事呢?从布幕的后方投射出灯光,然后在灯光范围内有一些皮影在做动作,而灯光是透不过皮影的,所以坐在布幕前方的观众才能看到布幕上有一些黑影在运动。那么仔细想想这个事件,因为动态图片的方法已经被我们否定了,但是在布幕上的火苗依然在不停运动,这说明什么?是不是和皮影戏用的一个手法呢?那么我们再想一想投影仪的基本原理吧,是直接把光线投射在布幕之上,所以和皮影戏的手法是完全逆反的。”
侦探还没有说完,女孩就差点跳了起来,惊呼道:“我知道了,难道他用的根本不是投影的方法而是皮影的方法制造礼物的吗?”
“虽不中亦不远矣!”侦探似乎佩服般的点点头,“比之我先前所说的什么‘混淆视听’的手法,这个手法则更强大的利用了人们的心理错觉。因为真相就是:虽然布幕上的蛋糕和二十根蜡烛是从正面投影上去的,但是会摇曳的火苗和随后出现的祝福文字则是从布幕的背面投影上去的!”
顷刻间,纠结了几年的谜团就这样在心灵的天幕中如烟花般璀灿的绽放。
侦探继续说明道:“在这个诡计中,有一个和男孩配合的女生,我们且称之为A好了。男孩要求关闭底楼走廊里的灯,并且将巨大的布幕完全的遮蔽住入口,是为了不让在布幕后面实行诡计的A被大家所发现!仔细想想,这样做的话,宿舍楼就变成了一间密室,和空地上的你们完全分离了。因为有布幕的存在,所以布幕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根本不会被看见。之前你有否定过从别处投影的诡计,但是这里存在了一个盲点,就是那另一个投影点其实是在布幕的背后,这是很难让人想到的一点。
“当布幕挂好之后,男孩将手机投影仪摆在前方的椅子上,然后说是要投影出一个生日蛋糕,还接着倒数了三秒——三、二、一——对不对?很显然,这样倒数是为了通知在布幕后的A能和他同时行动。当数到‘一’的时候,在布幕前方的男孩打开投影仪,在布幕的正面投出插着二十根蜡烛的生日蛋糕图形,而位于布幕后方的A也同时打开投影仪,在布幕的反面投出了二十朵火苗的图形。因为之后要让火苗消失,所以不得不让蜡烛和火苗进行分离。但是又不能让大家看出蜡烛和火苗其实是分离的,所以A不停的抖动手机投影仪,让二十朵‘火苗’显出其是火苗的一些特征:因为只有火苗才会在空气中发生抖动!虽然投影仪可以投出红黄色的美艳的火苗,但是到底是在布幕反面投影,所以从正面看来,效果要差了不少。所以再让火苗抖动,这样进一步让大家以为这些从反面透到正面的影像的确是风中的火苗了。而既然两面的投影是同时进行的,而我们只看到了一台投影仪,所以很自然的以为所有的图像都是从那台投影仪中投影出来的。换言之,这个强烈的心理诡计把你们所有人都给误导了!
“这个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因为光本身绝对可以穿透布幕,何况在之前你们所有人都没有检查布幕的厚度,所以从反面投影的确可以在正面得到影像。再者,你们都以为影像是从正面投出的,所以你们透过幕布所看到的亮光,均以为是从正面放射出的,但实际上布幕后方的光也同样透了出来。
“那么男孩在何时、如何通知A,让A关闭后方的投影仪,并且完成这个礼物的设计呢?那显然就是用风铃的鸣响声了。在布幕后方的A能完全听清楚你们的对答,因为那时夜已深人已静,所以你的那帮室友怀着好奇心去对着风铃吹气的时候,A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男孩这次绝对不会再通过倒数的方式来通知A了,因为那样既缺乏神秘感,又缺乏浪漫感,所以通过风铃作为过渡。那么当你许完心愿、吹响风铃的时候,听到鸣响的A立即切换了投影的图片,而这张图片上当然是没有二十朵火苗的,换成了写有镜像祝福语的图片,这样从正面看来还以为是从前方的投影仪投出来的呢。而男孩立即又将这串风铃送给了你,这是为什么呢?风铃岂非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为什么要送给你呢?因为他和A之间一共设计了三种不同的传递信息的方法,一个是大声的倒数三秒,一个是风铃的鸣响,另外一个么……就是生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