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扭曲的灵魂变态心理犯罪(第2/15页)

这一次,FBI终于把几起爆炸案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几乎调查了所有与案件有关的人员,甚至就连那位转送包裹的热心同事也被列入怀疑对象范围,但依旧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话虽如此,FBI探员们还是在这次的炸弹残片中发现了新的线索——在填装炸药的钢管上印着两个字母“FC”,即“Freedom Club”,意思是“自由俱乐部”。这是一个恐怖组织吗?FBI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调查这样一个似乎子虚乌有的组织,结果依然一无所获。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邮包炸弹一直断断续续地出现,据FBI的档案记录,一共出现了8枚炸弹,共造成3人死亡、5人重伤。特工们追着8枚炸弹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丝毫收获,这让他们非常苦恼,因为威胁一直存在,他们却没有什么办法去阻止。这种令人尴尬的状况持续了十多年之后,转机终于出现了。

1995年5月,或许是凶手觉得有必要更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意愿,毕竟FBI十几年来都没有找到丝毫关于他的线索。于是,一篇题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的文章被寄到了《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大型报社。文章洋洋洒洒数万字,通篇都在阐述一个观点,那就是工业化导致了人类的灾难,并且呼吁所有人一起来抵制工业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篇文章之所以会被FBI与持续十几年的爆炸案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和文章一起寄到报社的还有一封信,信中很明确地提出了一个要求或者说一个威胁:这篇文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逐字逐句、不加删改地刊登在报纸上,否则我就会继续之前的恐怖袭击。

一句“后果自负”让收到信件的报社慌了神儿,他们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因为这种文章刊登出去会很容易引起社会的骚动,但如果不刊登的话,神出鬼没的包裹炸弹也始终让人防不胜防。无奈之下,报社只好把皮球踢到了FBI。联邦调查局倒是非常干脆,既然他想发,那就发吧,或许可以一步一步将这个困扰了大家十几年的“炸弹客”引出来。于是,这篇文章也就顺势被称作“炸弹客宣言”。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文章被大量刊登之后,作者虽然没有自己跳出来,但是却被另一位关键人物看到了。一个名叫戴维的人交给FBI一份材料,在材料当中透露出一个信息,这名炸弹客很可能是自己的弟弟卡辛斯基。

原来,戴维的妻子琳达在读到报纸上刊登的“炸弹客宣言”之后,便怀疑到了自己丈夫的弟弟身上,虽然并没有什么确切根据,但是她的直觉告诉自己这里面很可能有某种联系。虽然戴维一直不相信自己的弟弟会成为一名恐怖分子,认为他不过是性情古怪了一点儿而已,但是经不住妻子的一再催促,他只好找出弟弟以往写来的信件,开始比对起来。经过反复比对之后,戴维得出了一个令他害怕的结论,这些书信和报纸刊登的文章之间有着很明显的相似之处,比如说一些语法和拼写习惯等。

为了证实或者否定自己的猜想,戴维雇用了一名私家侦探暗中调查自己的弟弟,同时把调查资料交给了华盛顿的一位律师,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律师和私家侦探的判断都佐证了琳达的猜测,戴维经过一番思想挣扎之后,把这份材料送到了FBI的办事处。

几个月之后,这名炸弹客在自己的一处林间小木屋里被逮捕归案,令FBI苦苦追寻了18年之久的神秘炸弹客终于浮出了水面。

这名制造了“炸弹恐慌”的罪犯名叫欧多尔·约翰·泰德·卡辛斯基,1942年5月22日出生在芝加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天才。卡辛斯基是波兰移民的后代,从小便天资过人,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曾因为智商测试高达167分,被学校允许跳级。面对新班级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过人的智商并没有给卡辛斯基带来丝毫的优越感,反而是年龄和智商的差异导致了种种隔阂,卡辛斯基感觉自己无法和同学们正常交流。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并且总是独来独往。高中成绩依旧一路领先的卡辛斯基更是提前两年结束了自己的高中学业。

1958年,16岁的卡辛斯基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1962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又转入密歇根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普通人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博士学业,在卡辛斯基这里仅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成就更高,他的毕业论文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数学家的水平。接下来的4年时间,卡辛斯基一直在密歇根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在此期间,他的数学天赋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性格上的孤僻却越来越严重。4年之后,时年25岁的卡辛斯基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聘为助理教授。这原本是一份荣耀而体面的工作,但卡辛斯基对这份工作并没有多大热情,仅仅两年之后便辞职离开了,只因他觉得自己和这样的生活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