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福来镇命案(第2/4页)

晚上八点多了,完成了今天的调查任务的几位同事也回到了办公室。房间里气氛有些沉闷,没有人说话,有的闷头抽烟;有的在冲泡方便面,把没吃晚餐的肚子给填上;有的在办公桌前查看调查记录,希望能在其中找出遗漏的线索。没有人提出下班休息,看来,大家尽管士气不高,但都没有放弃。

曹维余坐在办公桌前,调整好焦虑的心情,又拿起案卷仔细地研究起来。这份卷宗他已经读过无数遍了,页面都磨出了毛边。只是,现在手上可用的线索全在这份卷宗里了,不研究它,又能研究什么呢?

今天的卷宗里多了一页最新的检验报告,这是检验科的同事刚刚送来的,现在,曹维余就在仔细地研究这份最新的检验报告。这份报告的出现,是因为曹维余昨天的发现。

昨天晚上,曹维余再次检查死者的遗物时,在死者的运动薄外套上有所发现:死者外套的衣领、袖口和下摆的位置有长期穿戴形成的淡淡污痕,曹维余在检查的时候发现这些污痕上面似乎还附着有零星的颜色稍深的污渍,袖口上的污渍最多,面积也最大,这些污渍和掩埋时的泥土混在一起,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出来。如果不是过了这么久,衣物上附着的泥土因干燥剥落使得这些污痕稍稍清晰了些,曹维余也不会注意到。他取来放大镜仔细地辨别了很久,是黑色的污渍,并确定这些污渍不是正常穿着形成的污痕,而是后来粘上去的。

这些污渍到底是什么?会不会对案件的侦破有帮助呢?曹维余心里也没有把握,但无论如何,这是个新的发现,先查清楚污渍是什么东西再说。于是,他向队长做了汇报。队长对这个发现并不抱有希望,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检验科的同事拿去检验。

现在,检验报告就放在卷宗里。报告上写着:经检验,污渍残留疑似外敷用外伤修复性药膏,主要成分为……

治疗外伤的修复性药膏?曹维余看着检验报告陷入了沉思。

曹维余脑海中闪现的最初想法是:发生车祸时,难道受害者并没有当即死亡?肇事者还为他做了治疗?但随即就推翻了自己的猜想,那么严重的伤势,一定是当场死亡的,不可能还存在抢救的时机。而且,肇事者将死者的面部残忍地损毁,说明他心狠手辣,不可能做出抢救的善举。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只能说明,死者在遭遇车祸之前,就曾经接受过外伤的治疗,所以才会在衣物上留下药膏的痕迹。并且,从污渍陈旧的情况来看,有些污渍的存在已有不短的时间了,显然在车祸发生前就有了。

死者曾接受过外伤治疗!

曹维余欣喜地从椅子上猛地站了起来,大声叫道:“有新线索了!”

办公室的同事被曹维余的举动吸引了,都围了过来。队长熊立伟问道:“你说什么?有新线索了?”

“是的,有新线索了。”曹维余兴奋地举起手中的检验报告,“药膏,死者的衣物上有治疗外伤的药膏,说明死者曾接受过外伤的治疗,在车祸发生前。”

熊立伟刚回办公室,没有来得及看最新的检验报告,听曹维余这么笃定地说发现了新线索,将信将疑地从他手中将检验报告拿过来仔细查看。

“这么说来……确实有这种可能啊。”熊立伟马上就意识到了这条线索的重要性,表情凝重地看着队员们,“现在,我们多了一个侦查的方向。”

“医院。”曹维余接上队长的话头,“我们把侦查的方向调整到医院。他衣物上既然还有药膏的残留物,没有被清洗掉,说明他在不久前就接受过外伤治疗……”说着说着,他的声音又低了下来,“可是,我们只知道一个多月前——不对,到现在已经是两个月了——他从C城出发,不知道去往哪里,我们又怎么知道他是在哪里接受治疗的呢?”

专案组的队员刚刚调动起来的情绪也跟着低落下来。是啊,医疗机构这么多,又该查哪些地方的医院呢?一家一家地查,无异于大海捞针啊。如果是轻微伤,乡镇的卫生所就能处理,那更是没法查了。

“不管怎么样,这是条有价值的线索。”熊立伟用坚定的语气给队员打气,“我们先确定这种药膏的名称,再查清楚有哪些医疗机构在使用这种药品,这样一来,侦查的范围就会大大缩小。”

“对。”队员小况接着说,“如果是大型医院,说不定还只使用自己研发的特效药呢,那样的话,范围就更小了。”

检验科的同事在听到熊立伟的要求后,摇了摇头:“不可能,顶多分析出几种主要成分,要想弄清楚全部的配比是不可能的,目前提供给你们的检验分析报告已经是极限了。而且,这次检验分析时已经把能取下来的样品取得差不多了,我们没有样品了,怎么检验分析?”双手一摊,明确地拒绝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