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3页)

对于这个难题,房家父母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在他们的主持下,已成家者的床之间用布帘相隔,尚未成年者便与饭桌、竹椅轮班。待全家都吃完饭、桌椅全部收起后,他们的被褥才从各处搬出,放在临时搭起的“床”上。

可就在这窄小的几乎没有任何隐私的小空间内,阿哥阿嫂的女儿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众人眼皮底下孕育并诞生。这让已经成年的房莺每每回想起来,总有一种不洁之感。

这不洁之感不仅仅来自于一张没有隐私可言的床,还来自于人类最原始的需求——吃喝拉撒中的如厕问题。

房超英家中也有马桶,但是父母明确规定,这马桶只能给行动日渐不便的爷爷奶奶专用,凡是可以独立行走的孩子,小便可以,大便都必须与大人一样,到小区活动中心的公共厕所排队解决。

房家所处区域,与她家格局一样的家庭有近百个。需要到公共厕所解决问题的有数百人,而社区文化中心的公共厕所每天早晨五点才开门接客。

清晨内急,想及时解决问题,除了随地方便之外,方法只有一个:早起排队,排在队前端。

那真是一个令人难堪的奇观。在被称为远东第一大港的上海、在以精致、洋气、文明而闻名于内地的大上海,在黄浦江东岸一片灰旧的棚户区内,每天天还没亮,便有一群身着睡衣、脸上带着睡意的男男女女守候在小区活动中心厕所的门外,焦急地等候厕所开门。

1990年,中共中央下达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政令之前,这与浦西只有一江之隔的土地,沉默地生活着许多与房家处境相同的居民。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这些居民又根据各家男女主人的出生地再次分出层次。

房家,便处于精神层次的最底层。尽管生在浦东、长在浦东,但在房超英幼小的心中,并未认可自己上海人的身份。每每与邻居小囡吵架,对方怒极时,也常以“江北人”称之。

老辈上海人对苏北人的轻视,岂止在言语中,简直渗透到骨头缝里。

房家来自苏北一个小乡村。在房超英出生前,父亲与其他乡邻一样,因贫穷告别家乡,乘一叶细长小舟,载着全家老小和所有家当,一路沿苏州河摇浆而上,寻找可以生存的地方。来到黄浦江东岸这片尚未开发的土地,不知是谁先停下了前行的脚步,下船搭建出第一间棚户,然后,陆续有其他怀着相同目的到达此地的船民们也纷纷停船不前,踩路筑屋,渐渐地在白莲泾一带形成一个独特的居民群落。

一代代人出生,一次次搬离。渐渐地,留在这里驻守的,都是无力离开或者固守家园不愿离开的人。

房超英父母都是老实人,父亲生前是码头搬运工,母亲则在一户户不断因时代而更新换代的各类新贵家中帮佣,一直工作到六十五岁行动不便才回到家里。

十二年前,房超英薄有积蓄后,曾给了母亲一笔不小的钱款,想让母亲到浦西买套房子,过过真正上海人的生活。但老太太一直以住不惯新村为由推脱。

寄托了房家长辈“福至运达”厚望的长子房运达一辈子都在穷困线附近兜圈,倒是在老母亲去世后盼来了“好运”。十年前老太太去世,临死前,她将这笔钱和房产平均分给生活条件比较困难的大儿子和大女儿。

本想凭母亲的遗产过几天好日子,但是,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已经嫁给日本人并移民的四妹房赶美专程回国,要求哥哥姐姐将父母的房屋和遗产全部拿出来,四个人平均分配。在已经富裕的房莺表示愿意放弃遗产分配后,大哥房运达、大姐房跃进、小妹房赶美三人,连同三人各自的配偶、子女,还有子女的配偶和子女,十几口人挤在摇摇欲坠的老房子里天天吵、摔、砸。

吵闹了一个月后,见哥姐始终不肯拿出母亲的财产重新分配,日籍华人房赶美愤然雇请律师,将房运达和房跃进告上法庭。

对于手足间的官司,从头到尾,房莺都脱身事外,不置一词。在女法官判决前对涉案当事人进行例行调解时,也淡淡表示,自己只是来看看判决结果,没能力帮助法官调解几人的矛盾,更无法调和几人因财产而破裂的亲情。心底的话,房莺哽在喉咙口没有说出来:各自生活近三十年,四人之间的亲情早已因为鲜于联络而淡漠,除了同用一个姓氏,在手足脸上,她看不到一点让她产生温暖回忆的东西,有的只是疏远他隔离。

对于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而言,家有几个小孩算是常态。家境富裕者,尚可感受到手足友爱,寒贫家庭资源有限,想要长大,想要长好,只能想尽办法从手足那里去争。

房超英记得,有段时间,母亲收工回家前,哥哥都会主动跑到巷口去迎接母亲。当时仍然健在的奶奶常常夸奖大孙懂得心疼姆妈,但刚刚四岁的房超英感觉并不那一回事。因为每天母亲和哥哥一起回家后,两人都是一脸压抑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