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3/4页)

克莉丝汀关上门,靠门而立,似乎是阻挡她自己——也阻挡我们——进到里间。要不是脸上刻满恐惧和痛苦,她肯定也风韵迷人:一头红发和苏珊的一样——但颜色更深,差不多是赤褐色——飘泻到双肩,一双绿色的眼睛,眼眶红红的;面色苍白,仔细一看有一些雀斑——她儿时很可能为此深感烦恼;看上去她很瘦,但我却拿不准,因为她穿着肥大的汗衫,似乎此刻还是一月中旬。我以前见过这种情形——悲伤使人寒冷,比冷水浴还来得快!

“谢谢光临。”她的声音有些沙哑。“苏珊说,或许你可以帮我。”

“我也说不准。”这是一个六月的上午,碧空万里,阳光耀眼,但我一踏进客厅,心里就黯淡下来。“我很抱歉。”

她神色坚毅,点了下头,然后从衣袋里掏出一小包面巾纸。

“什么时候的事?”

她抽出一张纸巾,紧紧捏住。“肯定是今早7:30左右,就在我把她丢在夏令营以后。”

我察觉到她的绝望。“咱们到厨房去说,好吗?”

克莉丝汀瞪着我,一脸茫然;似乎悲痛使她反应迟钝,一时半会没听懂我说的什么。随后,她回过神来:“可以,当然可以。”

厨房的气氛好多了,一片明亮,每一样东西都沐浴在天窗透下的阳光里。这是个好兆头,有希望了——我心里这样想。我们各自拉出一把椅子,围着小方桌而坐。

“你把她丢在了夏令营……”

“他们有适合茉莉的课程,你知道的。茉莉喜欢搓细绳,蓝色、紫色还有粉红色的。”她手指拨弄着那张纸巾。“我像往常那样开车到火车站,赶7:52到市区那一班,到了办公室门口——”

“你在哪儿上班?”

“中西部国民银行,就在麦迪逊大街和迪尔伯恩大街……”

我点了下头。

“突然手机响了。”

“谁来的?”

“听不出来。他说……”克莉丝抽了口气。“他们抓走了茉莉。”她弄皱那张纸巾。

“电话那头说‘他们’?”

克莉丝点头以后,我继续问:“他说了要多少——我的意思是——他们想要什么?”

克莉丝汀又一次神色茫然,然后摇摇头。“没说。只说不能报警;假如我报了,他们就会……伤害她。”她语速放慢,清晰地吐出每一个单词。

“他们让你和茉莉说过话吗?证明茉莉真的在他们手里?”

克莉丝汀双手开始发抖,苏珊连忙握住她的手。克莉丝汀感激地看了她一眼。“说了,她的声音……害怕急了。”她声音颤抖。

“有茉莉的照片吗?”

她点了下头,随即起身出去,拿来一张照片——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那是在学校照的:背景一片蔚蓝,茉莉身穿鲜绿色运动衫,露出白衬衣领子,一脸稚气,火红的头发用橡筋束在脑后;碧蓝的眼睛间距比较宽,鼻子小巧精致,一对勉强带着笑意的嘴唇里闪着一丝银光。我理解这种表情。在她那个年纪,我也带过牙箍,曾发誓决不让它出现在照片里;可是,学校照相合影,摄影师要求大家微笑,要求大喊“cheese5”,就这样什么都进了照片。那还是四十年前的事,那时身不由己。“很可爱。”

话一出口,才觉不妥。克莉丝汀忍不住眨眼,泪滴涌出。

我站起来,椅子发出刮擦地板的声音。“接下来要做什么,他说了吗?你需要做什么?他们想干什么?”

“确信我不会报警以后,他才说稍后会给我打电话。”她低下头。苏珊一直把手放在克莉丝汀手上,但她的眼睛却看着我,眼里有一丝警告。

我开始在屋里踱来踱去。“克莉丝汀,苏珊叫我来,是因为她觉得我可能有所帮助。”我停顿了一下。“但我建议报警。对付这种事,他们办法很多,经验又丰富。别管那些威胁。”

克莉丝汀抬起头来,满眼泪花。“我不能冒那个险。”

“我理解。”

她抬眼看着我。“那你会帮我吗?”

“抱歉,我说过的,对这种事,我真的是外行。”

她顿时愁容满面,泪水淌下面颊。

我想给她点儿希望。“但我知道有人擅长这事。”

1 埃博拉病毒:又译作伊波拉病毒,于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前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烈性传染病。

2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父母的亲密关系模式,即父母亲如何相处,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情感价值观。艾利自己的情感模式很糟糕,因此担心女儿。具体情况参见《谋杀鉴赏》与《谜案鉴赏》。

3 《爱丽丝漫游奇境》: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1832—1898,原名查尔斯·路德维奇·道奇森)1865年出版的童话,毛毛虫是书中一个虚构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