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蝙蝠庄园(第6/44页)

“探长说错了!”何钊不觉哈哈大笑,伸手拍拍这位白人同行的肩,纠正他的话说,“应该说是为了探长您的声望和名誉,更为了沙捞越的社会安全。我作为一个并非愚蠢的同行,愿为探长侦破此案聊尽一点薄力。”

这并非虚伪的客套,能够取得雷蒙探长的协助,何钊已经感到心满意足。他深知一个人单枪匹马,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尤其是在这人生地疏的异国,着手的又是如此离奇的一个案子。至于在破案工作中谁主谁次、破案之后光荣归之于谁,都是无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侦探,只要能与罪犯作斗争,尤其是与伪装得极其巧妙、隐蔽得极深的老奸巨猾的罪犯作斗争,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将他们挖掘出来,绳之以法,就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何钊真诚无私的态度,赢得了雷蒙探长的信任与好感。他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拿出一沓照片和刑侦记录,把它们一一递交给何钊,说:“有关此案的公开情况,我想,宋斐律师一定都告诉您了。请看,这是案发现场的照片,这是尸体位置,这是伤口放大照片,这是验尸报告,这是尸体解剖报告,这是有关人员的讯问记录……”

何钊接过材料仔细地看了一遍,又把它们传递给申公荻,点头说:“不错,这一些情况宋斐先生都已经告诉我了。不知除此以外,您还掌握了一些什么尚未公开的情况?”

“只有一点可以奉告,那就是我们在刘心源的身上发现了两只爪印,两只既非飞禽,又非走兽的古怪爪印。鉴于这是凶手在现场留下的唯一印迹,所以我们一直严加保密,未予公开。”雷蒙探长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何钊。这是一张放大的6英寸照片,拍摄的是死者的腹部。在死者浅色的衬衫衣料上,果然有两只颜色虽淡,但却清晰可辨的爪印。

何钊一边用放大镜仔细地审视着照片上的爪印一边说道:“这爪印有掌,五趾平行,很像是蝙蝠一类哺乳类飞行动物的爪印。只是按比例推算,这头蝙蝠又过于庞大,身躯至少要超过常见的蝙蝠十多倍,达一米以上。”

何钊不仅是著名的刑侦专家,也是业余生物学爱好者,具有广博的生物学知识。早在中学时代,何钊就是一个小生物迷,爱在家里摆弄些花呀、草呀、虫呀、鸟呀……津津有味地将它们进行解剖,探索其中的奥秘,常惹得爱洁成癖的妈妈唠叨个不休。谁知后来参加高考,他填了志愿的学校一个也没有录取,偏偏把他录取到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公安干校。在那个一切服从祖国需要的年代,出身于工人家庭的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过可以不服从分配,等待一年再考。于是招生老师的这一乱点鸳鸯谱,就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然而尽管如此,他那对于生物学的特殊爱好却始终未变。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在广袤的生物世界里神游不已。许多年下来,居然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并且还发表了几篇论文,得到生物学界一些权威人士的认可。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的生物学知识也没有白学,有许多次,正是他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为他的侦查工作提供了帮助,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在众多的同行中崭露头角、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此刻,他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又一次派上了用场。

“不错。我曾经去请教过沙州大学的一位生物学教授,他也是这么说。但这话听来实在有点天方夜谭,世界上真能有如此巨大的蝙蝠吗?”雷蒙探长问。

“那倒也不一定。据书上记载,在非洲的某些地方,就曾发现一种身躯特别庞大的巨型嗜血蝙蝠。”何钊说。

“就算非洲真有这样大的蝙蝠吧,但与我们这里相隔万水千山,我敢断言在加里曼丹岛,别说是这么巨大的蝙蝠,就是比它小一半,甚至于再小一半的大蝙蝠,您也休想找出一只。”雷蒙探长说着有点激动起来。

“那么依探长之见,又应该如何解释这一爪印呢?”何钊问。

“我们认为,这十有八九是一种伪装的人类足迹。凶手留下这两个爪印,目的是迷惑我们,转移我们的侦查方向。”

“是的,这是罪犯惯用的一种伎俩,我们不应该排除这种可能性。”何钊双眉紧蹙,一边沉思,一边慢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是这种假设,还有一点难以解释之处:罪犯既然伪装了自己的足迹,并在死者的身上留下了两个印迹,又为什么没有在房里留下第三个,乃至于第四个、第五个足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