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光复会秘密集结(第5/7页)

当日查封刺客道的头号当铺时,这位领头巡警也在查封的队伍当中,亲眼见过上级——也就是那位姓陈的警探——在索克鲁面前低声下气的姿态。再看姻婵,全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姿态。领头巡警知道御捕门不是好得罪的,稍加思索后,摇了摇手,让手下拉开了隔路的栅栏。

陶成章等人见胡客拿出这两样官府的东西,不禁大为惊异。杜心五是孙文的贴身保镖,向来心细如发,更是对此产生了怀疑。

不动声色地出了安定门,走出一段路后,杜心五拦住了马车,开门见山地问这两样东西的来历。

“是我在监狱里抢来的。”姻婵替胡客回答了。那块腰牌的确是她从曹彬那里夺来的。“这事他知道。”她指着吴樾。吴樾简单说了八宝洲秘密监狱的事,杜心五这才释去了心头的怀疑。

“原来二位不是光复会的人。”杜心五昨晚见胡客和姻婵与光复会众人同在西耳房内,还当是一起的,他抱拳说,“但只要和清廷作对,那就是一家人,杜某这里失敬了!”

姻婵轻轻哼了一声,放下了车帘。

离开北京城后,两帮人便分道扬镳,杜心五、陶成章等人朝天津大沽口码头赶路,吴樾、张榕和杨笃生则向保定府方向行走,陈独秀却只身南下。胡客和姻婵暂时未定去向,随同吴樾等人向保定府行走。

当北京城被甩在身后逐渐远去时,胡客的心中,却隐隐约约冒出一种不好的感觉。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他不得而知。

经过涿州时,胡客开始有些明白了。因为他发现,身后似乎有了尾巴。

经过定兴县时,胡客肯定了这种不好的感觉。的确有人,一路尾随在后。

经过徐水县时,胡客开始隐约担心起来。身后跟踪的人,不知何时会采取行动。

等到达保定府时,胡客却暗暗地奇怪。这条尾巴已经跟了整整两天两夜,却始终没有要动手的意思。对方到底想做什么?

怀着这样的疑问,胡客跟随吴樾等人走进了保定府两江公学翠竹轩——光复会在北方设立的秘密集会地点。

在这里,张啸岑、赵声、徐锡麟及其妻子徐振汉等四人,已经留守了一个多月。除此之外,徐锡麟的表妹秋瑾,也已经来此等候有十多天了。

秋瑾是追随表兄徐锡麟的脚步,前来投身光复会的。在得知副会长陶成章和其他人已经先行去了日本后,秋瑾的神情明显有一些失落。

吴樾等人早已听闻过秋瑾的名字。且不说她在上海为营救万福华而奔走,只说当年她那首《满江红・平生肝胆》,早已在革命党内部口口相传。“俗子胸襟谁识人,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能写出这等诗句的女人,一定是一位巾帼须眉。这是吴樾等人首次见到秋瑾的真容。一身男装的秋瑾,须眉之间英气毕露,果然配得上诗句中的男儿豪气。

吴樾大声笑起来:“要加入光复会,何必讲这许多鬼门子规矩?!”

在既没有会长也没有副会长在场的情况下,吴樾和张榕擅自在翠竹轩中设下了黄帝位,写誓词“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十六字于纸上,让秋瑾刺血洒于纸面,跪在黄帝位前宣誓,而后再刺血滴入酒中,由秋瑾一饮而尽。刺血之时,秋瑾眉头不皱,面色不改,看得吴樾等人暗暗点头。

仪式一结束,写有誓词的纸条作为入会的凭证交给秋瑾保管后,秋瑾便算加入了光复会。“等你随表兄表嫂去了日本,知会蔡会长和陶先生一声就行了。你就说是我吴樾推荐的,他俩绝不敢有异议。”吴樾的一番话,惹得大伙哈哈大笑。

笑完后,就是商讨接下来的安排。

当得知吴、张、杨三人准备返回北京继续行刺出洋考察的五大臣时,张啸岑、赵声和徐锡麟等人想方设法要阻止。

“你刚才不是说,杜先生也曾劝阻过你们吗?”赵声的声音急之又急,切之又切,“杜先生说的很对啊!冒着生命危险刺杀几个满清贵族,还会有其他的满人来替代,不如保存力量,以待将来起事!”

吴樾已经打定了主意,以他的性子,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他问赵声说:“当前的形势下,刺杀和革命,孰难孰易?”

“那还用说,当然是前者易,后者难。”赵声脱口而出。

“这就对了,我三人做的是容易事,至于困难的事,就留给你们来做。”吴樾慨然说道,“将来你们提大军北上之日,就是替我三人报仇雪恨之时!”

一番话,说得张啸岑、赵声、徐锡麟夫妇和秋瑾等五人心绪翻涌,阻止的话到了嘴边,却再也说不出口。

吴樾拿出自己撰写的《暗杀时代》,交到了张啸岑的手里。“等我死后,你就把这份文稿交给陈独秀先生,设法加以刊印,公诸天下,必能砥砺我辈中人。到时候化一我而为千万我,前者仆后者起,不杀不休,不尽不止,叫清狗们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