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集会所的晚餐(第4/8页)

(嗯……我做了坏事吗……)

反省的同时,言耶又暗自窃喜,因为打听到了那个在波涛间漂流的可怕的圆黑之物的传说。

“刀城先生——”

就在这时,朱音唤了他一声。

“哎,是是……”

就像惊觉自己的邪念被人揭发似的,言耶的嗓子发出了飘忽的高音。

“先前海部先生讲述的传说,也就是所谓的怪谈,听说您一直在收集。那么,您认为这一类传说是真有其事吗?”

不过,朱音说出口的,却只是迄今为止一直走访各地的言耶被无数人询问过的问题。就某种意义而言,可谓是极为常见的问题。然而,由于是朱音这样的人物发问,因此和以往有所不同,言耶感到话题中蕴涵着沉甸甸的分量。

“是啊——我认为不可一概否定。而且像今天这样,置身于发生过异象的场所附近,又和曾与经历者直接对话的行道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所以临场感和现实感都——啊,对啦!那棹正爷儿俩,后来究竟怎么样啦?”

“哈哈,果然如我所料——刀城先生只要想起故事还没讲到底,就一定会追问下文——我没说错吧!”

正声似乎早已在瑞子耳边悄悄这样预言过。瑞子和他一起笑了起来。

“啊,不……真、真丢脸,怎么说呢……”

陷人羞惭的言耶,看着他俩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友好微笑的景象,又有点髙兴,心境颇为复杂。

“不不,没关系,因为这是刀城先生的工作嘛。倒是我们笑成这样,真对不起。”正声努力摆出严肃的表情,“至于棹正爷儿俩,听说他俩的渔船被卷入那两股激流,翻了,人也落进了海中。相传,自古以来在岛的西侧溺死的人,遗体绝对不可能上岸。只会在极为偶然的情况下,被浪头打上坐落在浦的西南方的‘参拜之滨’——从神社后门的小路走下去,就能走到那地方。而所谓的参拜之滨,似乎本来是‘亡者现身之滨’的意思——”【日语“参拜之滨”(诣DENO浜)和“亡者现身之滨”(亡出NO浜)同音不同字。】他开始介绍两组汉字的不同,“据说是因为兆头不好才改的名。总之,只有儿子一人被浪头打回参拜之滨,苏醒了过来。”

“原来是这样,那么,那儿子现在也——”

“后来,有传言说他弃船去了关西,再也没有回来过。”

“是这样啊——啊,失礼了。”忘我地倾听正声说话的言耶,意识到朱音还在看自己,慌忙垂下头去。

不料朱音非但毫无介怀之态,反而笑意盈盈:“您还真喜欢这样的故事呢,毕竟是因为相信吗?”

“嗯,怎么说呢,在您这样的人面前怎么说好呢?怪异事物过于费解或恐怖感过剩时,我常常忍不住试着去思考,怪异的现象当真不能进行合理解释吗?”

“这不就是因为刀城先生其实是个彻底的理性主义者吗?”弟弟替姐姐发言。

而言耶困扰似的歪着头说道:“这……伤脑筋的是,连我自己也不清楚——相信怪谈那一套的人当然会害怕,所以蹩脚的合理主义精神对听故事时所产生的乐趣来说,只是个阻碍而已。然而,偶尔也会遇到那种不能视为娱乐的怪谈。在那种状况下,我认为身为人类应该动脑思考。因为如果就此停止思考、接受异象,就无异于舍弃人类的尊严。”

“我一直觉得刀城先生是个怪人,果然——好有趣啊!”

言耶怀疑这话是嘲讽,但正声的神色和语声中完全没有这种迹象,“但是,在根本不能进行合理解释的场合又如何是好?”

“哎,哎呀,这就是难处啊……也就是说,不得不承认怪异事物是货真价实——”

他一作答,正声就再度喷笑起来。这次连瑞子都笑出了声。

“世间的异象并不那么单纯,不是在信和不信中二选一就可以解决的。话说两者必居其一什么的,本来就挺怪,不是吗——不,话说回来,起初明明是在说鸟人之仪嘛,不知不觉话题竟然扯得这么远。”言耶有点勉强地进行了总结陈词,后半句则是面向朱音说的,“对了,在拜殿里,我最后看到的那副人骨,毕竟还是为返魂术准备的用品吧?”

心里最在意的问题终于说出了口。因为据他判断,离仪式开始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又想到青年团三人刚好不在场。顺便提一句,人骨看起来还很新鲜,所以对它的出处着实牵挂,但首先要确认的毕竟还是用途。

然而,巫女突兀地说了一番莫名其妙的话。

“出玄关左拐,你会看到集会所的西侧有个工具小屋,从屋前走过,向南就会走到一座桥。桥虽然有扶手但还是很危险,所以你要小心哦。过了桥立刻右转,再向前直走就到了。”